把课堂搬出学校,通过游览、交际,认识自然和社会,在阅览风土人情中提升认知。游中有学,行中有思,这样的课堂是不是很有意思?
从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中小学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逐步建立起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开始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尤其是在寒暑假。对此,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持怎样的态度?
鹏鹏妈妈(家长):最好的成长在路上
鹏鹏就读于石家庄市重点中学,刚满15岁,他的足迹已经遍及国内外。作为家长,我们坚信:“最好的成长在路上”。
从孩子三四岁起,我就与同事、朋友结伴,带孩子一起到北京,参观国家博物馆、北京军事博物馆、中国邮政博物馆……往往一个博物馆仔细观看需要好几天,而平日里只能周末带着孩子去看,经常连续两三个周末都“泡在”一个博物馆里,让孩子充分感受博物馆里的氛围,学习知识。每到寒暑假,更是尽量抽出时间带孩子到各地走走看看,开阔眼界,从生活中学习。
张小洋(学生):研学不仅开阔视野,还能结交好朋友
我现在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每年班主任都会带我们去课本中提到的一个地方。当课本中的文字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时,那种感觉奇妙极了。比如苏州园林,置身其中,才发现原来作者描写得那么贴切,苏州园林的美被作者尽收眼底。研学旅行,不仅让我爱上旅行,也让我发现了知识的美。文学、数学、地理……每次出门,就会发现知识无处不在,这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现在最期盼的就是能和同学老师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发现各种各样的知识。
集体旅行,集中食宿,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也让我结交更多的好朋友。因为是独生子女,再加上平时繁重的学习任务,我很少有机会和同伴一起玩,每次研学旅行,我最开心的就是能与同学们一起吃饭、住宿,完成各种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我体会到友谊的美好。
@ 小楼听雨(教师):研学旅行能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研学旅行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以集体生活的形式,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探讨学习,这种形式是一种活生生的“课堂”,是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而这种集体生活是孩子成长岁月中非常珍贵的记忆,集体生活培养出来的团队观念、整体意识和合作意识是孩子“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
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需要遵守作息规律:什么时候起床、吃饭、出发;在一个景点停留的时间;晚上还需要讨论、学习,针对一个共同的课题或者一个任务,团队成员要配合默契,分工合作;而这些“项目制学习”是在愉快的旅行过程中间完成,这就是研学旅行“寓教于乐”的意义所在。
@ 晨风(广东省某民办学校校长):如何“游中学”是个学问
学校的强项始终在校园之内,而研学旅行是把“学”与“游”二者有机结合,对现阶段不少学校来说是个考验,学生和老师们习惯于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如今要让他们在本来属于玩的地方实现学,有一定难度。研学旅行是否真的能达到它所预设的效果,是否能真正做到“学”“游”兼得?通过“行万里路”来体验社情民意,是需要有合理的行程安排和课程支撑的,而目前国内是明显缺乏这方面的专业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学校需要大力引进社会力量协助解决“游中学”的问题。否则,“只游不学”,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施建农(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让孩子从小具有全球化的眼光
心理学有个BPS模型,即“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人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所以我们有必要让孩子走出学校,在大自然和社会中生存发展。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外出活动,甚至组织他们到国外旅行,进行学术访问,让他们从小就具有全球化的眼光,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而不是成为心胸狭隘的“井底之蛙”。而且,这些活动要成为学校正常课程的一部分,而不只是利用业余时间的补充。
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学旅行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
在行动中探索,在实践中获得真知。青少年长大的过程是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实践性、体验性,孩子在体验中长大,成年人不能代替孩子成长;第二,群体性,孩子一定不是孤独地长大的,一定跟伙伴、同龄人在一起交流长大。我认为,研学旅行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小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