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4月10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界报道 北大未来或设校园反性骚扰机构 让云嫂们走得出留得住有改善能发展 传承经典 滋润童心 中国女医生在异国他乡创造奇迹 惠州办“集市” 展创女成果 武汉成立首批15支市级巾帼志愿服务队 北京市东城区妇联社会组织之家成立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滇沪妇联共商家政合作

让云嫂们走得出留得住有改善能发展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玉林

“云南人有个特征,就是家乡宝。不愿外出,即便外出,遇到困难或稍不满意,就想回家。”4月3日,云南省妇联主席和红梅对上海市妇联主席徐枫苦笑着说。

当日,滇沪两地妇联就进一步推动“云嫂”家政就业基地项目如何真正能落地上海,让云嫂们走得出、留得住、有改善、能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即便在上海做钟点工,月收入也都在4000元以上,住家则有5000多元,普通月嫂1万多元。一个人来上海做家政,第一个月自己就脱贫了,一年后整个家庭都脱贫。”上海市家政协会会长张丽丽对沪滇云南省妇联开展“云嫂”家政就业基地项目极为赞赏。

而如何解决云南人家乡宝这一“痼疾”,张丽丽认为,首先培养云嫂们的职业精神,因为家政服务是一项职业,“是职业就要有职业精神,培养云嫂的职业精神,让她们有职业荣誉感”。

在云南当过知青的张丽丽还建议建立一个“上海云嫂之家”,因为上海曾经有几十万知青在云南插队,他们对云南很有感情。如果将云嫂们优先安排在他们家庭,“天然的感情加上我们的工作,会有更多云嫂留在上海,成为新上海人”。

自沪滇两地开展“云嫂”家政就业基地项目以来,先后有不少云嫂进入上海家庭,但留下来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为什么?也不仅仅是家乡宝就能解释的。

上海市妇联家庭儿童部部长顾秀娟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她们没什么文化,再加上生活习惯差异太大,导致她们很难融入上海。我们还发现,她们没有职业归属感,认为做家政是低人一等的工作,会被人看不起。因此,我们培训过程中,除了实操技能之外,更要特别培养她们的职业荣誉,让她们有职业归属感。

“我们应该将云嫂们纳入数据库,再根据她们的业绩进行评级。不论她们身在上海还是北京,她们都在数据库里。”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主任张梅认为,也许她们遇到困难暂时不做了,哪天她想做还可以再回来。这样就不会流失,只要打开属于她的那盏灯,我们就可以选她做家政。

“接受完整的培训后,她们可以先在云南本地做,等她们准备好了再走出云南。来到上海的,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经验,思念家乡的也可以回乡创业或工作。”徐枫认为,“云嫂”家政就业基地项目应该多途径、多思路进行。

和红梅特别感谢大家积极讨论“云嫂”家政就业基地项目如何才能落地上海,她希望云南人要改变家乡宝的观念,云嫂们要走出大山,走进现代社会、融入现代社会。

当日,云南省妇联一行还看望了在上海从事家政的云嫂们,和她们一起畅谈生活和理想,鼓励她们融入海派生活,并给她们送去了慰问金。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