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3月26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权威声音告诉你,新时代中国如何逐梦新蓝图 单边主义不可取  合作共赢才是“王道” 中企让印度女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明确付费知识商品属性有利消费维权 莫让手机APP成为侵权工具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让手机APP成为侵权工具

□ 戴先任

日前,北京市消协发布手机应用软件(APP)个人信息安全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有89.62%的被调查者认为手机APP存在过度采集个人信息,41.16%的被调查者在安装或使用手机APP之前不看授权须知等。

网络运营者过度收集、违规使用个人信息的现象早已有之,而且还较为普遍。比如网络运营者在提供产品与服务时,隐私条款笼统不清,或让隐私条款变成“隐秘条款”,或不主动向用户展示隐私条款,或展示的内容晦涩冗长,隐私条款有时还是“霸王条款”;比如征求用户授权同意时存在“一揽子”打包授权等,擅自扩大范围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私自共享、转让个人信息等。

手机APP兴起之后,其过度采集的个人信息更成为网络诈骗的源头之一,变成一些不法网络运营商予取予夺的“私人财产”。原因就在于监管乏力。目前某些法律法规的原则多、细则少,自律规范多、监管规制少。另外,对于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职责相对分散,对于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救济渠道也有待进一步畅通。

再者,调查显示,个人信息遭到侵害时,选择向消协或主管部门投诉的仅占35%。消费者缺乏足够的维权意识、防范意识,容易让手机“门户洞开”,侵权方更加肆无忌惮。

针对于此,有关部门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手机APP形成制度规范,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力度,畅通维权渠道,筑牢安全屏障,保护好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同时,既要管好,又要避免管死,以免影响新技术的发展。另外,消费者也需要提高维权意识、防范意识,不要轻易同意获取个人信息权限的要求,避免在不熟悉的手机APP上输入重要个人信息,个人权益受损后要及时投诉举报。只有各方共同合力,网络运营者才能守规矩、知敬畏,手机APP才不会成为不法之徒的侵权工具。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