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文
“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政府工作报告对脱贫攻坚已制定实实在在的目标。
作为占人口半数,甚至在部分农村已超半数的女性,如何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要输血也要造血。”“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妇联主席郜秀菊认为,妇女在决胜脱贫攻坚战中,要增强自身本领,激发内生动力。
郜秀菊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为了带领广大妇女脱贫,河南省妇联自2016年起,结合各地特色产业优势,以实施“巧媳妇”工程为抓手,着力推动“巧媳妇”工程向服装服饰、手工制品、种植养殖、农家乐旅游、电子商务等方面拓展,促进农村妇女就近就地居家灵活就业。基层妇联干部配合有关部门进村入户,摸清建档立卡贫困妇女情况和需求,了解当地特色产业,寻找适合妇女就近就地灵活就业,且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的“巧媳妇”工程项目,促进贫困地区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河南省已建各类“巧媳妇”工程基地及项目点3.2万个,带动80余万名农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妇女近11.2万人。
“实施‘巧媳妇’工程,让妇女有活干、有钱赚、精神更充实,让孩子不留守、老人不空巢、家庭更和睦,达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成为非常接地气、有实效的脱贫办法。”郜秀菊说。
同样聚焦巾帼脱贫,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凤凰乡河泊潭村村委会主任杨莉则用“扶贫必扶智”来表达。
她清晰记得,有一次,一位农民合作社社长找到她,因为粗放种植,社里种出的南瓜卖不出去,“搬上车的人工费6分钱1斤,南瓜1角1斤也没人要”,最后南瓜全烂在地里……
杨莉深深体会到,搞农业,绝不能粗放经营,必须要懂技术。为此,她于2012年在村里创办了农民学校,从中科院、中国林科院、湖南林科院等科研院校请来专家,专门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培训。
“单纯的农产品种植仅够糊口,想致富还要另寻他途。”杨莉经过多次向专家请教、摸索,最终锁定了适合湖南当地水土和环境的栀子种植,并自己出钱建立了实验室,专门从事栀子的研究和种苗培育等工作。在经过科学实验论证基础上,她在当地搞合作社,带领1000多户农民种植栀子花3万余亩,不仅脱贫,而且致富。
因地制宜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也受到多位代表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支部书记赵会杰表示,2009年,她刚上任时,小庙子村农业生产条件落后,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为解决困局,她带领党员群众多次考察,因地制宜大面积推广胡萝卜和中药材种植,到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已达到1.3万元。
杨莉用一个实例向记者展示脱贫的成果。加入她合作社的一户农民,之前因为丈夫生了严重的病,导致生活陷入困难。“加入合作社后,我们给予技术指导和相关支持,她们一家也比较能干,除了种栀子外,还在栀子园里养鸡,因为栀子是一味中药,吃栀子长大的鸡价格比普通的鸡贵了好多。去年一年,栀子和鸡两项收入就达到了9万元。”讲到农民们脱贫致富的故事,杨莉深感自豪。
关于脱贫攻坚,杨莉还有一个思考:“很多家庭的贫困,都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此,健康扶贫必须要重视。”
杨莉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的覆盖面和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健康检查,通过预防和早治疗,使农村妇女摆脱大病的困扰和由此导致的贫困。
记者了解到,对此,有的地方已经在积极行动。
郜秀菊告诉记者,近年来,河南省妇联积极推动扩大妇女“两癌”免费检查覆盖面,大力开展贫困“两癌”患病妇女救助工作,累计争取全国妇联救助金3574万元。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但党的大政方针指导我们,加上我们自己努力,一定能实现小康。”赵会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