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骆芃芃。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田珊檑
“作为全国政协妇联界别的新委员,我很荣幸,希望用自己的专业更好地为妇女儿童服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骆芃芃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骆芃芃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7岁时便与篆刻结缘,刻下了自己的第一枚印章。从此,手中的方寸之物便成了她心中的至宝。一把刻刀、一块顽石, 骆芃芃就这样一刀一刀,执着于篆刻艺术,至今已有几十载,篆刻作品近两万件。同时, 骆芃芃还是中国篆刻艺术的积极推广者,2009年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地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骆芃芃就是当年申遗项目的负责人。骆芃芃还积极培养篆刻艺术后备人才,传承这一传统文化。2007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指导和支持下,骆芃芃申请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篆刻艺术硕士点。2015年又招收了中国第一批篆刻艺术博士研究生。骆芃芃也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位篆刻艺术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
作为篆刻艺术工作者,她技艺精湛,匠石运金;作为篆刻艺术的守望者,她以身作则,将篆刻艺术推向世界。作为教育工作者,她育人传艺,将篆刻艺术设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如今,作为全国政协妇联界别的新委员,她的新身份让她有了一份新的使命“关注妇女儿童权益,代表她们发声,为她们服务。”
今日,记者专访了这位全国政协妇联界别的新委员,来了解她的履职计划和感受。
记者:成为妇联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有什么感受和计划?
骆芃芃:全国政协妇联界别的委员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关注妇女权益,利用我们的专业特长服务妇女,解决她们的困难,为她们发声。面对这样的新角色,我要承担起这样的新责任。作为政协委员,我身处两个群体之中,一个是妇女,一个是艺术工作者。那么,如何在二者间找到一个契合点,把自己的专业和妇女工作紧密结合,使我的专业能为更多的妇女服务,这是我面临的新课题,我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把这个新课题研究好、落实好。
记者:这次两会,您呼吁关爱留守儿童,并为此做了不少工作,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骆芃芃: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陪伴,他们缺少关爱,在性格上、教育上、情感上都存在一定问题。事实证明,一个孩子在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会直接影响到他性格的养成和人生的成长。农村留守儿童不仅仅面临物质上的匮乏,他们更缺少父母的关爱,特别是母亲的关爱。农村的很多家长常年在城市里务工,一年也就春节那几天回家,有些人几年才回一次家。也就是说,孩子很有可能好几年见不到自己的父母。他们缺少慰藉、亲情关爱、家庭的温暖以及良好的教育。而作为留守儿童的母亲,她们为了生计,有很多人没上初中就外出务工。她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当她们外出务工多年返家后却发现自己与孩子无话可说,教育孩子更是无从谈起。她们该何去何从?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给予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母亲更多的关爱,是我们应该思考并努力的方向。近年来,我参与了一些新闻界的朋友与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合作的捐助留守儿童公益项目,捐建“儿童梦想中心”,设立教育基地、传授美育等素质教育。我本人参与普及篆刻知识的课程节目录制,平时也会捐赠一些艺术作品给公益机构,所获资金用来资助留守儿童,改善他们的生活。同时,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留守儿童的母亲也十分需要帮助。比如让她们接受再教育,为她们提供接受再教育的机会,使她们回乡时一可以与孩子交流、二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妇联界别的委员,我呼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关爱留守儿童和她们的母亲,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您是如何理解并践行的?
骆芃芃:篆刻艺术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就在思考如何让篆刻艺术更好地应用于现实生活,服务于人民。我们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把篆刻用于我们的茶杯、茶壶、电话卡、T恤、书包、项链上。2016年我们联合业内艺术家举办了一期“‘大美篆刻’——走进生活中的篆刻艺术作品展”就是要让更多人知道篆刻艺术可以服务现实生活,服务人民群众。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做印章的衍生品,将它们推广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让篆刻艺术走向基层,一方面为百姓带去精神食粮,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拓展篆刻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如今,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妇联界别的委员,我要做的不仅仅是让篆刻艺术更好地走进生活,还要思考如何让篆刻艺术更好地为妇女儿童的需求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