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韩亚聪
寺峪村的改变,从路开始。
一条1000米长的柏油路,从村口直抵村中。大街小巷,水泥硬化的路面延伸至每家每户门前。
这样的改变,曾是村民们饱尝不便后的梦想。“以前和现在都是水泥路,以前的水泥路,是有水又有泥,现在是真正的水泥硬化路面,汽车都能直接开到门口了。”站在村委会前新修成的小广场上,49岁的村民王进杰一脸兴奋。
路通了,灯也亮了。寺峪村从之前的晚上一抹黑,到2016年全村已安装了140盏路灯,一到晚上路灯亮起时,整个村庄显得格外美丽。
作为一个坐落在河北省石家庄赞皇县城西南12公里的小山村,道路的“进化”与路灯的点亮只是其发生的完美蝶变的微小缩影。
对此,王进杰深有体会。总面积5.6平方公里的寺峪村,山场面积是耕地面积的4倍,达到7200亩。村民多以种植果树为生,王进杰也不例外。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两年多时间,便让他种植的10亩果树的收益发生了可喜变化。
2015年之前,10亩果树,王进杰收入4万余元,“当时我们村的苹果没有知名度,价格低,每亩收益也只有4000元左右。”他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2015年之后,在各界帮扶下,村里搞起了乡村旅游和水果采摘。
由于寺峪村主要种植苹果、樱桃、蜜桃、核桃和香梨等,水果采摘期长达6个多月。同时,村里有着历史悠久的天堂寺。因此,村里确定了以发展天堂寺旅游为牵引,打造采摘基地增强服务创收的脱贫发展思路。
经过几年的宣传和推广,原来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成了各地游客的休闲天堂。
游客多了,知名度大了,王进杰家的果树收益也节节攀升,“现在一亩收益比之前增加了2000元,达到了每亩6000元的收益。”王进杰说。
2017年4月份,赞皇县财政斥资98万元,建设了集体经济——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寺峪村农家乐,10月份已投入使用。同年6月份,在村委会的动员下和巨大商机的吸引下,王进杰和其他两户人家也在村里开办了农家乐,通过外出考察参观、投入建设,王进杰每年又多了两万元的收入。
这一切的变化,源于社会各界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视和支持。
寺峪村党支部书记王兰英介绍,2016年初,寺峪村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启动,作为赞皇县三个美丽乡村之一,寺峪村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村里河道治理、污水治理、房舍美化、街道亮化等投资2000万元的美化靓化项目均已完成。
在寺峪村村委会,记者见到了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在该村驻村扶贫工作组的成员信强。说起寺峪村的变化,这个从部队专业的“80后”颇有感:“我已经在这里驻村一年了,刚来的时候,这里的美丽乡村建设还没搞完,我们帮助村里开展工作,抓寺峪品牌宣传,很辛苦,但取得的成绩也显著。”
多次调研后,2017年,工作组在支持帮扶资金、加大对寺峪品牌的宣传力度的同时,组织采摘团到村里进行旅游采摘,利用网络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让村民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一户一村的变化,反映着赞皇这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些年在脱贫攻坚和乡村建设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赞皇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年间,赞皇开展了产业、教育、金融、“互联网+”等脱贫工程,率先建成县级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为3万多名贫困群众实现精准脱贫奠定坚实基础。强力开展金融扶贫,国开行、农发行首批5.1亿元贷款全部用于97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切实发挥产业扶贫主渠道作用,通过多年来经济林建设,1.4万贫困户、3万贫困人口人均4亩经济林、200多棵果树,成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主渠道。
同时,赞皇县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90条280多公里,完成涉及117个村13万人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2017年,赞皇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7亿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富民产业发展,全县大枣、核桃、樱桃、中蜂等特色种养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67个。实施产业就业、教育卫生、金融、互联网等脱贫工程,全县44个贫困村、1.1万多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由10%下降到3%。
2017年,寺峪村已完成脱贫出列任务。乘着脱贫摘帽的东风,寺峪村也在谋划着新的发展蓝图。“接下来,我们要建设好我们的旅游采摘道路,将通往天堂寺的道路拓宽,按照3A景区规划要求,完成2018年旅游专业村立项,三年内把寺峪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王兰英说。
年年岁岁间,寺峪村正从乡间小路走上致富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