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是非常清晰的镜子,映照出我们自己的方方面面。如果双方都不想再继续这段关系,完全可以为了自己重新开始。以“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所以不离婚”这种理由而委曲求全留在婚姻里的人,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 周梵
以“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所以不离婚”这种理由而委曲求全留在婚姻里的人,还真不在少数,男人女人都有,而且说出来有种特别悲壮伟大的感觉。但其实,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很多做了父母的人,在面对很多事情时,因为自己力量不够而做不到,就用这个借口包装成“为孩子牺牲奉献的无奈之举”:
“我是为了孩子所以不去工作。”——真相可能是,我对自己是否能驾驭好新工作没有信心。
“我是为了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才天天加班赚钱的。”——真相可能是,我不擅长面对跟家里人的各种状况,所以想逃到工作中。
“我是为了孩子才不离婚的。”——真相可能是,你害怕要独自面对完全未知的生活。
“一切为了孩子”这个理由简直变成了万金油,这种做法自我安慰的效果很好,却不利于我们看到自己真正的核心问题,并去突破它,升级自己,进而获得开启全新生活的机会。
其中,“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所以不离婚”这种说法,特别有迷惑性。这是一个被深植在群体意识中的信念,乍一听确实很有道理。当周围的人用这句话去规劝一个正打算离婚的人,多半会引发他们内心的迟疑和慌乱。但是稍微仔细思量一下,就会发现完全经不起推敲。
“完整的家庭”并不仅仅在于人设完整
首先,完整的定义是什么?是家庭人设配置的完整吗?必须要有一个男人、女人,组成爸爸妈妈,这就叫完整了?
显然不是这样,事实上,一个完整的家庭,在于孩子是否能够感受到这个家庭间有爱的流动,这种流动包括有他们对自己的爱,还有养育者彼此之间的爱。
人数够了,家就完整了?这种视角是非常浅薄幼稚的,完全根据可视性的东西来做判断。只相信我看见的,看不见的就不存在也没有意义,所以自然会忽略事物中精神及情感层面的意义。那些认为完整的家就是不能少人头的人能理解的价值就是这样,仅仅局限在理解物理层面。在这种认知下,他们不改变婚姻中的相处模式,没有成长,没有承诺,只是保留婚姻形式层面的存在。
虽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是彼此是仇视的,冷漠的或是如同履行义务般进行每天的生活,家庭里了无生机,动不动就是刻薄的讥讽、猜忌、争吵或者对彼此的漠视。这样的家如何称其为完整?
这种“因为孩子所以不离婚”的婚姻是彼此没有尊重和信任的,都只是物化对方,利用对方完成一个保持家庭完整的工具。这样的婚姻即使是表面的平静都是维持不了多久的,出现更大的问题只是迟早的事。
心灵对爱的需要,就像身体对氧气的需要。父母的关系会营造出一个情感氛围,当父母关系淡漠甚至恶劣时,就如同让孩子置身在一个缺氧的房间里。刚开始看不出什么问题,但这种缓慢的窒息感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进而产生行为问题。那些叛逆、有反社会人格、对人冷漠、有暴力倾向、上瘾症(通过网络、游戏等方式寻找快感逃避现实)等问题的孩子,基本都生活在一个无爱的家庭里。很多有这些问题的孩子父母都在一起生活,但家里却冷得像冰窖,因为家里有没有爱,这和家里有几口人,没有任何关系。
离婚后不完整的并不是孩子
在另一个层面,虽然原来的婚姻已经很难受了,但这是一种熟悉的感觉,自己已练就了一副熟悉的应对套路。而真的决定离婚,就意味着要进入一种全然未知的生活,哪怕是有希望的。但是,相对于陌生的未知和希望,很多人宁可留在熟悉的痛苦中。
而从纯客观事实的层面来看,离婚或不离婚,孩子的父亲和母亲都在,并没有消失或死亡,孩子始终都有一个爸爸和妈妈。发生改变的,是父母两人内心对彼此的感受。孩子的爸爸/妈妈还在,是你心里的那个人没有了。说得再准确点,是你过去对这个人美好的投射和期待无处安放了,无数次的现实和期待的反差,让你已经不得不无奈地承认,对方真的不能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当婚姻的形式分崩离析之后,过去因为这个形式所带来生命的熟悉感和安全感,还有意义感,突然就都瓦解了,接踵而至的是深深的遗憾和孤单感。然后你无意识地把这种缺失感投射到了孩子身上,会认为孩子也会有和你一样的孤独感和缺失感。
那些总喜欢给孩子穿很多衣服的养育者,通常自己的体质都不好,所以他们会自然认为孩子也怕冷,觉得孩子的身体是经不起环境温度变化的,是脆弱的。而长时间在这种环境的催眠下,孩子自己也会产生这种自我认同,甚至自己都会对别人说,我从小体质就不好,而这种自我认同又会强化各种疾病产生的概率。
这种投射是父母对孩子很普遍的一种状态,这几乎是无可避免的。曾经有人问我,作为父母是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给他们任何限制。理论上确实是这样,但这很难做到,因为最难的地方就在于,你在施加影响,你自己未必知道。人们总以为自己看到的或感受到的是世界的唯一真相,但却往往辨识不出来。我们对外界的所有的看法或者认知都是个人性的,都是不同程度自我感受的投射,并不是客观事实。
我们当然也会把这种感觉投射在孩子身上或任何人身上,比如你觉得自己孩子因为父母离婚了所以很可怜,其实你是自己内在的孤单和无助,并不是孩子的真实感受。可是在父母认定这就是唯一真相并不断强化时,孩子未来可能确实就会有这种感受。
一个对自我有觉知的父母会意识到,感觉离婚之后不完整的并不是孩子,而是他们自己。这时他们会非常警觉,并尽可能不把这种感觉扔到孩子身上,把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的感受分开,同时寻找更多的方法和支持来转化自己内在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当自己有孤独感而且力量不足时,内心深处是知道的,这样的自己能给出的爱和耐心都会非常有限,也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陪伴者。因为不相信自己未来能完成照顾孩子这项“艰巨的任务”,就会依赖有人可以补这个漏。处在这种依赖期的人不仅仅只是表现在婚姻层面,而是表现在生活中的每个方面。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本身也是一种示范
亲密关系是非常清晰的镜子,映照出我们自己的方方面面。如果双方都不想再继续这段关系,完全可以为了自己重新开始。
因为选择不同的伴侣,就选择了不同的体验生命的路径。父母彼此没有怨怼没有失望,能够以成熟有风度的,带着感激和祝福的分开,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示范,让孩子知道如何正确地面对分离。
如果不打算分开还想在一起,也是可以的,只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委曲求全”或者“迫不得已”,每个选择都是每个人衡量了各方面的价值为自己而做的。如果真的对这段关系有留恋,有舍不得,有依赖而留在婚姻里,就大大方方承认,不要利用孩子作为理由来逃避面对自己的问题。
这不仅是对自己婚姻的不负责任,同时也给孩子传递一种非常糟糕的生命态度。先不说孩子会不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和愧疚感。这种在面对生命中最重大的选择时,习惯用“我是因为某某人才不得已如何”的思考方式,一旦孩子也承袭下来,对他们的一生将是致命的影响。他们最终会亲手打造出自己荒腔走板的命运,然后又会变成命运的受害者,在不甘心和无力中蹉跎完一辈子。如他们的父母一样,轮回往复。
如果自己依然想留在这段关系里,那就重新在关系中给出承诺,扎扎实实地做自己的功课,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是带着一肚子委屈和不情愿,要直面自己的恐惧和限制,去突破它。最终你会发现,没有什么选择一定会决定你的人生。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选择,而是你面对自己选择的态度。
当你不害怕为自己的选择负全责时,那么,你做的什么决定都是正确的!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著有《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