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吴军华
□ 李菁雯
2017年最后一天,“首届中国(光泽)生态食品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福建光泽县开幕,会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光泽县“中国生态食品名城”牌匾,光泽县系目前全国首个生态食品名城,成为中国发展生态食品经济的县域样板地。研讨会现场,“中国生态食品城”Logo随之正式发布,生态食品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就此拉开大幕。
近年来,光泽县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守生态红线,夯实生态本底,发挥生态优势,不断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业,把生态产业转化为生态效益,进一步拓宽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道路。光泽县县长赵大建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光泽县将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县域经济特色,牢牢把握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的全国唯一‘中国生态食品名城’品牌价值,集中精力打好‘中国生态食品名城’公共品牌,促进光泽生态食品产业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作为闽赣咽喉、南平市首批国家级生态县,光泽县地处福建闽江上游富屯溪源头、武夷山脉腹地,县境内拥有储量丰富的优质天然矿泉水。光泽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8.85%,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为国家级生态县、全省首批列入“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的5个县市之一。为确保光泽生态食品的可持续发展,与中石油合作开发的“武夷山矿泉水”年产能达10万吨,总投资2亿元的“武夷瑞泉”山泉水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光泽以水为媒的饮料项目正在全速推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生态食品产业是光泽的传统支柱产业,2016年全县食品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85%;2017年1~4月食品产业产值增长18%,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95%,生态食品产业已成为拉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目前,有规模以上食品企业14家,2017年实现产值82.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4.9%。
“生态食品必须通过合法的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中国暂时仅有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大标准认证,而无生态食品认证和标准。”圣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红说,圣农集团是白羽肉鸡产业龙头上市企业,创建于1983年,如今已形成了完善的肉鸡食品产业链,特色生态的价值和品牌效应迅速提升,拥有500多个生产基地,饲养加工肉鸡近5亿羽,员工总数超3万人,形成了种鸡养殖、种蛋孵化、饲料加工、肉鸡饲养、肉鸡加工、快餐连锁的纵向主业链,有机肥生产、生物质发电、鸡废弃物开发利用、包装材料、液化气(天然气)、储运物流等横向配套产业链,实现了农业工业化、标准化、系统化,是中国第一家获瑞士通用公证行颁发的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发展生态食品产业,生态环境是先决条件。光泽县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生态食品产业发展筑起坚实的绿色屏障。为保护源头生态环境,光泽县逐年减少木材采伐量,对全县木材加工企业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停止引进木制品初加工企业,同时,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完成人工植树造林近50万余亩,并设立县级生态保护基金100万元。
此外,光泽县还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落地生根。扎实贯彻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深入推进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并在全国推广,在全省率先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大数据平台。
据了解,光泽县在全国率先建立“三全四定一奖补”的绿水维护补偿机制,推行全流域水质考核管理,从源头保护水资源成为全县共识;健全完善“青山”补偿机制,提升整体生态功能;深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互动协调机制;“河长制”组织网络覆盖全县大小河流,构建起科学严格的水管理体系;完成全国首个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利总体方案编制,特色水文化品牌加快树立。顺利完成县属国有林场改革,有序推进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收储商品林6608亩,完成森林抚育7.2万亩。
发展依托优越的生态资源禀赋,光泽构建了以绿色生态为基础的特色生态产业体系,突出做强以圣农肉鸡加工为主,水饮料加工、淡水鱼养殖加工、中药材种植加工为辅的“1+3”生态食品产业,协调推进“七大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经济指标稳中向好,初步预测,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8亿元,增长7.5%。
记者手记
在光泽县举办的“首届中国(光泽)生态食品产业发展研讨会”,既是对光泽生态食品产业的一次诊断把脉、总结提升,也是“生态食品”的誓师会和魅力展示会,必将进一步推进光泽生态食品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光泽县通过整改和打击,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县生态建设的短板正在加快补齐。通过审计试点倒逼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群众共享绿色发展的实惠日益显现,光泽县生态建设硕果累累,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等一系列荣誉,将让光泽“中国生态食品城”的品牌越擦越亮,绿色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自2012年以来,光泽县立足实际推进发展生态食品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的典范,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梯次推进城市、小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积极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