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年纪大了,我们会觉得他们思想过时,跟不上时代了,有事情也懒得跟他们沟通。他们在家里就慢慢失去了存在感。有很多朋友在我面前会宣扬他们的孝道,说每次逢年过节、父母过生日都会给父母些零花钱之类的云云。但这真的就是孝顺吗?其实,老人的幸福很简单:就是让他们觉得还有用,还被需要。所以,我们不妨找些不大的事情让父母做吧,简单点说就是:给予比接受更让人感觉幸福!
■ 老马
有时候,看到一些写“孝”的文章就很感动,自己也在极力宣扬我们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惭愧的是很少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
其实,仔细想想自己也是蛮不孝的。因为妈妈有退休金,一个月几千块钱,总觉得够她花的了,觉得他们不愁吃不愁穿还有多余的零花钱,这样的日子就很幸福了。父母物质生活过的还可以,做子女的就心安理得了,而这也是现在太多和我一样的子女的想法。
还有很多朋友在我面前也会宣扬他们的孝道,说每次逢年过节、父母过生日都会给父母些零花钱之类的云云。但这真的就是孝顺吗?
我父母都是农村的,那一辈人很不容易。儿时印象中仿若都是父亲拼命干活的场景,为了我和弟弟能读书上大学,能在学校吃好点,养猪、养牛、种烟叶,倒卖木材,在农村能想到可以赚钱的事情父亲都做了。现在父母老了,不用为子女拼命干活了,但他们却开始迷茫了,他们也没啥兴趣爱好,该干点啥好呢?
如何让父母觉得幸福?这是任何一个孝顺子女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些年的一些事让我有些启发。
从孩子读幼儿园开始,我爸爸就从老家来帮忙照顾孩子,一开始总是住不下来,想家。用他的话讲就是在老家可以打开门,走到院子里看看天,就是幸福。可在这里蜗居在房间里,出门则高楼林立。
后来,父亲自己跑到物业找个事情做,就是在小区里搞卫生,一开始我还不太愿意,觉得那么大年龄了,去帮别人打扫卫生,让孩子也觉得没面子。
可后来,我发现了他的变化,他再也不说回老家了,说城市还是有城市的好处,城市的邻里关系比老家简单多了。
后来和朋友聊天,才发现原来很多农村来的父母都是这样子。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用了”,他们那点工资可以让他们不再向子女伸手要钱,还能补贴家用。
同时,孩子们上班工作都很忙,没时间陪他们说话。通过一份零工,结识了小区里很多好朋友,没事聊聊天,下下象棋,打打麻将,心情自然也好了,毕竟人都是需要沟通的。
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老人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们觉得还有用,还被需要。
我又想起几年前那次回家,父亲非让带上半鱼皮袋子的花生,当时带的东西够多了,干菜、槐花、蜂蜜、土鸡蛋,所以我就坚决不带那袋花生。可出乎意料的是父亲居然为此大发脾气,说不来了。我当时也很生气,因为我觉得那些东西没人吃,城里房子又小,没地方放,所以很长时间一直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火。后来想明白了,他们只是想要感觉到自己有用,被需要罢了。如果我说不需要,他们就会很失望。
所以,这些年无论是回我家还是回老婆家,老人们准备的东西比如腌菜、土鸡蛋、大葱,青菜、咸鸡蛋,我都照单全收,每次都尽可能多带些,把后备厢塞得满满的,而且嘴上还说:“妈,咱家里的青菜真好吃;爸,你腌的咸鸡蛋很好吃,土鸡蛋腌出来的就是味道不一样,有时了多腌点,下次来我再带走!”
爸妈听到这些话会很开心,能感觉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幸福。原来,父母的幸福就是这样简单:被需要就好!
我干娘,一辈子吃了很多苦,干爹前几年去世了,对她打击很大,她自己身体又不好。所以,每次去看她,我老婆都说:“咱别在那儿吃饭了,老人那么不容易,去外面吃饭就好。”我说:“别啊,让咱娘自己做饭,我们在那里吃她才高兴呢。”
老婆说:“她做饭很麻烦的,都那么大年龄了,做得也不一定好吃。”“不。他们现在这个年纪,如果能为子女多做一点,会很开心的。让他们忙一点没关系,口味如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老人觉得被需要。”
等我们到干娘家的时候,老人正忙得不亦乐乎。午饭吃得很欢乐,临走时,干娘还拿出攒了两个月的土鸡蛋,说是专门为我攒的,我也欣然接受。干娘喜笑颜开,我能感觉到她的幸福。是啊,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父母年纪大了,我们会觉得他们思想过时,跟不上时代了,有事情也懒得跟他们沟通。他们在家里就慢慢失去了存在感,如果没有存在感,活着就是一种痛苦,还谈何幸福呢?
所以,在家里,父亲要做饭,就让他做吧,尽管他做的口味没有我们儿时感觉那么好了;他们要洗碗,就让他们洗吧,如果你觉得不干净,可以偷偷地再洗一遍。
我们不妨找些不大的事情让父母做吧,简单点说就是:给予比接受更让人感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