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情景党课。
□ 栾晓娜 何颖晗
“要想在这个世界上当一个庶民,应该在这个世界上当一名工人。诸位啊,快去做工了!”身着长袍、带着椭圆眼镜的李大钊,正在激情洋溢地发表着演讲——情景党课让观众回到1918年11月的北京天安门前,置身当时台下的数百名学生之中。
11月27日上午,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一堂特殊的情景党课正在上演。李大钊《庶民的胜利》的激情演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用墨汁蘸粽子还说“很甜”,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的演讲……在演员的精心演绎下,一幕幕情景再现,参观者如同身临其境。
27日上午,“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启动,全体人员参观了《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览,并观摩“忠诚与信仰——情景党课”的三个片段:《庶民的胜利》《信仰的味道》《民众的大联合》。27日担任情景党课主讲的四位演员都来自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讲解员,则通过现场讲解,将三幕场景演出串联起来。情景党课《忠诚与信仰》由解放日报社、东方广播中心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联合主办,从2016年7月1日首次开课至今,14名演员及其幕后团队,不断创新方式,升华主题,完整的演出场景也从五幕增至七幕。
不断琢磨改进
作为李大钊的扮演者、上海新闻广播节目主持人袁林辉几乎随时都会想到李大钊的演说《庶民的胜利》。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他只要有空,就会对着镜子,不断琢磨改进。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字的语气,每一个表情,他都已练习了无数遍。
2016年5月,袁林辉便接到扮演李大钊的任务。当年,为了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解放日报社、东方广播中心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三家单位开始策划开设情景党课,最终确定了五幕场景并选定了演员,第一堂情景党课于当年7月1日正式在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演。其中,袁林辉出演的便是李大钊《庶民的胜利》的演说场景。
虽然对李大钊这位历史人物比较熟悉,但真正以演员的身份去演绎这样一个角色,对袁林辉来说,却是一件比较陌生的事情。“特别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进行实景演出,以前没有尝试过。”为了能够演绎好李大钊,他反复研读《庶民的胜利》,用心体会李大钊的学者风范和深邃思想,以及这篇演说所带来的伟大意义。
“李大钊讲庶民,是在讲人民群众,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也是在一大会址演绎情景党课的意义。”袁林辉说,李大钊发表这场演说是在1918年11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当时,第一次世界战争刚刚结束,他便对中国的未来有了一个精准的判断,即劳动人民必将走上世界的舞台。
事实上,整篇《庶民的胜利》很长,但情景党课由于时间所限,要求对演说内容进行压缩。“去年讲第一堂课的时候,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有6分钟,今年进一步压缩到了3分半,我们选了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内容。”袁林辉告诉记者,现在演绎的这些内容,也是将整篇演说中最精华的部分挑选了出来,短小精悍。
在袁林辉看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有丰富的史料,结合这些文字、图片等展品,再加上人的演绎,这种呈现方式非常形象,对参观者来说,也更容易接受,特别是年轻人,也更能够吸引他们走进这里,了解这段历史。
感染自己才能感染别人
在家乡破陋的柴房里,陈望道用板凳、铺板支起临时写字台,首次翻译《共产党宣言》全文。母亲见儿子不分昼夜地翻译,人都累瘦了,特地包了粽子并附上一碟红糖,叮嘱儿子趁热吃。陈望道一边全神贯注地翻译,一边吃粽子,竟把墨汁当作红糖蘸着吃了。
谈到这个广为熟知的故事,陈望道的扮演者曹晨光直言,自己能够表演这样一位优秀的共产党人,内心既充满了神圣感,同时也有些许忐忑。
“作为扮演者,我们首先需要查阅历史资料,熟知当时陈望道所处的境遇以及共产党初创时期的历史背景,力求比较真实地展现他翻译的过程。”曹晨光说,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也有专门设立一个区域展示当时翻译的故事。此次主创团队选取了“拿粽子蘸墨汁”这样一个典型的片段,来展现陈望道在翻译过程中的心境与认真的态度。
“只有从细枝末节着手,才能更加接近历史真实的状况,感染自己才能感染别人。”曹晨光说。
“一个灵魂,一个孤魂,一个幽魂,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从灵魂到幽灵,这句妙笔的翻译过程令曹晨光印象至深。而为了传达出陈望道当时内心的思考,曹晨光时常独自反复琢磨每个词语的情绪。
今年37岁的曹晨光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已有12年,尽管上过大大小小的舞台,但接到扮演的任务时,他丝毫不敢放松。“平时我们工作是讲究语言的逻辑,这次扮演更加注重情绪的递进,细节的揣摩。除了语言上,还包括非语言的,比如叹气,一个手势,粽子的摆放,以及耳麦的调整,与母亲扮演者的衔接,需要多次调整,力求角度最佳。”他说。
有过出演话剧经历的郭易峰,在得知要扮演毛泽东时,同样倍感压力。
“这样一个伟人,之前也有许多演员成功演绎过。但这次表演是团队必须完成的任务,并且要认真地完成。”今年48岁的郭易峰,不仅担任上海故事广播的监制,还是上海一高校表演系的台词老师,“我小的时候,毛主席还在世,对他就有印象。后来长大,也通过文学、影视作品对他有了更多了解。”
他此次情景朗诵的片段,是毛泽东在26岁时所写的一篇长文,名叫《民众的大联合》,从中截取了一小段。“我们选了最能表达他理想的,提振士气的语言,重点加以表述。”为了更加贴近毛泽东的形象,郭易峰起初也尝试过用湖南方言朗诵,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普通话。“时间比较紧张,不能生硬学,这样对表达情感反倒形成障碍。后来我想,不一定非要用方言,更多的是宣传他的精神,专注文章的神髓。通过内心的思考,断句和停顿,来表达细腻的情感。”
毛泽东在文章中写道:“我们黄金的世界,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每每读到这句,郭易峰亮堂的嗓音总是更加坚定。“早期的共产党人,在那样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使命感,有了志向要改变中国,并且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号召一批有理想的仁人志士,一起奋斗。当时的希望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我们更加怀念他这样的伟人。”他说。
情景党课五幕增至七幕
此次主题为《忠诚与信仰》的情景党课,并非是首次开讲。
据此次情景党课的策划者之一,上海新闻广播副总监陈逸洁介绍,早在2016年7月1日,即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重新开馆当天,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这堂情景党课在馆内首次开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到了今年夏天,结合党建工作,三家单位很早便开始重新策划起来,“我们希望能够在这里,将红色基因的故事讲得更好,也更好地发挥出我们作为媒体的作用。”
经过讨论,《忠诚与信仰》情景党课的内容,在2016年脚本的基础上,又加了两幕,分别是陈望道《信仰的味道》以及张仁亚父子保护1920年9月版《共产党宣言》,这也让整场党课的完整演出内容,由此前的五幕增至七幕。
“对于新加的两幕戏,我们重新写脚本,并重新排演。”陈逸洁说,之所以增加这两幕戏,是因为故事非常生动,实物展品结合人的演绎,再通过戏剧的方式保存下来,也更加喜闻乐见,容易吸引更多的参观者。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张黎明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这堂情景党课中,演员演绎了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在那个年代对政党的思考、对中国的思考以及对中国未来的思考。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比讲台上讲党课要生动形象得多,为青年党员进行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探索出一条新思路。三家单位会将情景党课录制下来,让更多的观众身临其境重温党的历史。
(作者为澎湃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