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11月26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周刊 理性认知遗传素质与社会教化 云南:反家暴网络为家庭和谐保驾护航 家庭养老和子女教育需要社会支持体系助力 美国防性侵教育短片, 花7分钟让孩子远离伤害!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理性认知遗传素质与社会教化

□ 关颖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天生会打洞”这一民间俗语广为流传;但也有名言“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人们耳熟能详。究竟哪个说得对呢?

其实,前者强调的是遗传,是动物本能,这是形容人成为人的生物基础;后者体现的是教化,是外部影响,是形容环境对人造就的结果。遗传的本能与社会的教化,是人成为人的两个必要条件。

对个人来说,一生中通常都有两个家庭,一个是从小长大的家庭,有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等家人;另一个是长大成人以后组建的家庭,有自己的妻子或丈夫和孩子。前一个叫“原生家庭”,后一个称为“新生家庭”或“再生家庭”。原生家庭给予一个人的遗传基因、早期教化和人际影响,一生都磨灭不掉。

有时,自己家的孩子有不尽如人意的表现,家长总习惯于跟别人家的孩子比,“你看人家谁谁谁……”成了一些人的口头禅。

其实,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异,有一部分取决于特定的遗传基因,是亲生父母造就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生的”。像人的肤色、身高、胖瘦等等这些外表一定有某种内在原因,遗传学把这种决定性的内在原因称为“遗传因子”。

遗传,是遗传物质从上代传给后代的现象,人的遗传素质是心理和行为发展不可缺少的先天的生理条件。遗传科学告诉我们,每个人大约有5万以上的基因,这些基因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就是说,每个子女与父母之间、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基因有1/2可能相同;爷孙、叔侄、舅甥等之间则有1/4可能相同;表兄妹、堂兄妹等之间则有1/8可能相同。对孩子来说,遗传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他的心理、智力和行为的正常发育。

遗传素质在某些方面使儿童具有特殊的天赋,比如,莫扎特的天赋是不可能用受到音乐家庭教养的影响来解释的。数学天才儿童的能力太突出了,不能把它完全归之于后天环境。关于遗传基因对人的智力的影响,行为遗传学家曾经对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1万多对双胞胎所进行的研究发现,同卵双胞胎智力测验的分数相关值平均为0.86,而异卵双生子之间智力测验分数的相关值平均为0.60。这说明人的智力肯定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智力测验分数的遗传力为52%,它的意义可以理解为人的智力大约有一半由遗传决定,另外一半由环境决定。

近年来,脑科学的发展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证明,人的大脑功效与父母遗传有关。墨尔本大学神经精神医学研究中心近年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人类的组织能力、问题解决以及一些精神疾病的根源在于遗传所形成的大脑网络。

孩子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生物基础主要包括: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身体结构形态、组织特殊的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系统。除了这些遗传素质,人还具有潜在的能力,主要是有较强的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能力,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思想行为、创造新的社会文化;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人有能动的合群能力。能否充分发挥这些潜能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影响个体的外部环境。

从科学意义上说,我们不能不承认孩子之间差异的先天因素。我国有句励志的老话叫作“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可是如果天生不是“铁棒”而是块木头,你给的材料不具备达到目标的基础条件,下再大的功夫也磨不成针,充其量只能磨成个牙签。也就是说,材料不对,再努力也没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你手中有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可是手中的工具是锄头,这块玉只能变成更小的玉,它的形状依然是石头。工具不对,下再大的功夫也成不了工艺品,它的价值只能越来越小。先天遗传与后天教育,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的遗传素质难以改变,这是原生家庭给孩子打下的不可选择的生物基础。所以,家长要承认这个现实,更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独特的优长所在,创造适宜他成长、成才的有利条件。

同时我们必须承认,无论先天的生物基础如何,孩子的潜在能力是靠后天开发的。而潜能能否得到充分释放、发挥的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为孩子创造怎样的家庭环境。

(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术代表作《家庭教育社会学》)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