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实
在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建邦嘉园社区,随迁老人除了照顾儿孙外,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参加烘焙、声乐等专属课堂,还能进入随迁老人俱乐部发挥余热,并且有专业社工组织过集体生日。这是房山区社工联合会发起的主题为“结伴同行不寂寞”的随迁老人社区融合项目的一部分。(11月11日《北京青年报》)
随迁老人又被称为城市“老漂族”,这一群体人数庞大。他们随儿女迁居到城市生活后,往往面临着难以融入城市、孤独寂寞等现实难题,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不仅开设社区兴趣课堂,还创办了抱团取暖的俱乐部,房山区的项目无疑可以有效缓解随迁老人的困境,这种探索和尝试值得肯定。
然而,就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从根本上破解随迁老人融入难问题,仅靠此类融合项目仍然不够。
实际上,这一现象是两道“难关”叠加作用的结果:一是思想关,二是制度关。
所谓思想关,是指随迁老人一方面自身未能很好地转变观念,接受不同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乡土情结客观上影响了他们对城市的接纳。
所谓制度关,指的是相关配套制度还不够充分完善。比如,一些地方发放退休金需要本人每年回到当地进行认证,费时费力。实际上,互联网科技已经可以实现远程视频认证身份。再比如,有些地方对随迁老人的帮扶只限于讲讲健康知识、普及法律常识等,未能有效地进行精神帮扶。
解决随迁老人思想包袱问题,固然需要社区提供相关融合项目,也需要随迁家庭的努力与配合。除了老人自己需要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主动参与社区活动外,对于子女而言,不应将老人简单地定位为来给自己带孩子、收拾家务的“保姆”,以为生活在一起就是有效地照顾老人。老人应该有自己的人生,儿女要经常带他们参加活动,多关注其精神生活,帮助他们破除孤独、难融合的心理,提高幸福感。
从更深层面来说,城市管理者应该认识到,随迁老人不只是在为子女分忧,而是在间接为城市做贡献。老人们为家庭提供了后勤保障,稳定了子女工作情绪,让他们得以专注工作,为城市做出更多贡献,这也是一种生产力。基于此,城市管理者在进行建设规划、资源分配时,应该切实考虑随迁老人的现实需求。如果城市能为随迁老人创造养老、医疗跨区服务等必要的生活条件,帮助他们找到心灵寄托,让他们如同在家乡般温暖、方便,就不会轻易产生融入障碍。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的城镇化进一步深化和老龄社会的到来,随迁老人群体数量将会更多。要破解“融入难”问题,需要子女、社区、政府等多方面共同应对。这既是城市建设的需要,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