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妇联《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 夯实基础 更好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印发。该《意见》是全国妇联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关于妇联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群团改革的重要部署,切实增强妇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妇联改革方案》,在总结各地妇联改革经验后下发的。《意见》就进一步深化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夯实基层基础,实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 的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新格局提出了指导意见。近日,全国妇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就《意见》回答了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的提问。
问:这次基层妇联组织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意见》中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就是实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的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新格局,进一步重构基层妇联组织形态,筑牢妇联基层组织根基。力争到中国妇女十二大召开以前,完成全国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
问: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具体指哪些方面?
答:《意见》对基层妇联组织改革的具体任务做了明确阐述,就是:在组织网络方面,持续推进村(社区)“会改联”,织密织牢基层组织网;持续推进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补齐基层组织短板;灵活设置基层妇联组织,填补组织覆盖盲区。在工作力量方面,壮大基层妇联组织工作力量,依靠妇女群众做好妇女群众工作。在工作阵地方面,拓展“妇女之家”建设领域,夯实联系服务妇女群众工作阵地。在工作机制方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作用。
问:《意见》中的 “会改联”指的是什么,要怎么改?
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的村(社区)妇代会组织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妇女工作的需要和广大妇女群众的需求。“会改联”是指将过去行政村(社区)的妇代会普遍改建成村(社区)妇联,纵向向下延伸扎根,在自然村屯、村民小组、社区网格、居民楼栋等妇女生活最小单元建立妇女小组;横向打破户籍限制,向农民合作社、行业协会、各类兴趣组织等拓展,激活基层妇联组织的神经末梢,打通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将妇代会改建为妇联,选举妇联主席、副主席并建立健全妇联执行委员会,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基层妇联组织联系妇女群众不广、工作力量有限等问题,有利于将工作触角延伸至更广泛领域,团结各行各业优秀女性,汇聚更多的社会资源为妇女群众服务,更好地代表妇女群众利益。
问:那么“区域化”又指什么?
答: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就是要打破行政壁垒和条块分割的界限,打开大门、拆除围墙、走出机关建乡镇妇联,纵向把辖区内所有村(社区)妇联组织都纳入到乡镇妇联组织体系之中;横向把组织覆盖拓展到辖区内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联谊组织中的妇女群众,统筹辖区内各方妇女工作力量和工作资源,实现区域内组织联建、人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共享。
“区域化”就是要将妇联的组织链条和工作触角向乡镇全区域延伸,实现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形成乡镇辖区内各个单位、各个组织、各个领域的女性共同参与、开放互动、全面覆盖的妇联组织建设和妇女工作新格局。就是要织密织牢区域化的乡镇妇联组织网络,充分发挥妇联的组织优势,调动区域内妇联工作队伍积极性,联系乡镇辖区内更多的妇女群众,引领妇女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从而落实好总书记对群团组织提出的政治任务和“一呼百应”的要求,为巩固党执政的妇女群众基础、夯实国家政权的根基作贡献。
问:《意见》中提到了“灵活设置基层妇联组织”,怎样才能做到“灵活”,基层妇联组织都要“建”在哪里?
答:《意见》明确,要突破传统“自上而下”层级组织框架,继续在“两新”组织等新领域,在工业园区、商务楼宇、专业市场等妇女集中地,在广场文体团队、流动妇女、女创客、自由职业女性等新群体中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建立妇联组织;继续推进网上妇联建设,利用多种新媒体方式,建立网上联系妇女群众的微信群、QQ群、“朋友圈”等,做到哪里妇女群众集中、就在哪里建妇联组织,怎么有利于做好妇女群众工作、就怎么建妇联组织。
问:“一个人一张桌半间房”,“四缺”问题曾长期制约着基层妇联的发展,如何才能壮大基层妇联组织工作力量?
答:壮大基层妇联组织工作力量、依靠妇女群众做好妇女群众工作是基层妇联组织改革的重头戏。主要做法是:坚持不唯年龄、不唯身份、不唯资历,不拘一格选人才。在村(社区)“会改联”和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中,通过召开妇女代表大会,根据村(社区)、乡镇妇女人数的多少,选举产生出妇联主席、若干副主席和一定数量的执委。将热爱妇女工作、群众威信高的优秀女性充分吸纳到基层妇联工作队伍中来,彻底解决妇联工作力量“倒金字塔”的问题,实现妇女群众工作妇女群众做。
在村(社区)一级妇联组织,纵向将扎根在自然村屯的妇女小组长、社区女性网格员或楼栋长,横向将活跃在城乡社区的巾帼致富带头人、女性兴趣组织带头人、广场舞活动带头人和在村居妇女群众中有热心、有影响、有一技之长的女性居民等最大限度地吸纳到村(社区)妇联工作队伍中来。
在乡镇一级妇联组织,纵向将辖区内所有村(社区)妇联主席,横向将辖区内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女性社会组织、联谊组织负责人以及各方面有影响的优秀女性充分吸纳到乡镇妇联工作队伍中来。
通过选贤任能,壮大基层妇联组织工作力量,改变过去村妇代会主任和乡镇妇联主席孤军奋战的局面,变“一个人工作”为“一群人工作”,实现组织活动一起设计,部署任务一起参与,表彰先进一起评议,工作成效一起监督,形成妇女群众工作妇女做的生动局面,合力打通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问:“妇女之家”是妇联组织凝聚妇女、服务妇女的重要阵地,如何进一步建好用好管好“妇女之家”?
答:《意见》对如何提升完善“妇女之家”阵地建设做了详细解读——
坚持网上网下共建“妇女之家”,打造妇女群众的共同家园。按照哪里妇女群众集中、就把“妇女之家”建到哪里的要求,凡成立基层妇联组织的,同步建设网上网下“妇女之家”,使“妇女之家”成为基层妇联组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阵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课堂、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服务妇女群众的窗口。
一方面要规范实体“妇女之家”建设。在不断巩固村(社区)“妇女之家”基础上,推进“妇女之家”向新组织新领域新群体延伸。充分利用辖区内的各种资源,努力建好乡镇“妇女之家”。建立完善“妇女之家”活动、管理制度。鼓励各级示范“妇女之家”建设,不断提高“妇女之家”服务和管理水平。探索在两新组织、流动妇女以及自然村屯、社区网格、居民楼栋等设立“妇女微家”。
同时还要大力推进“网上妇女之家”建设。强化妇联互联网思维,通过“女性之声”移动客户端、“妇联通”“微信工作群”等,推广“一呼百万”微信工作法、“护工网上妇联”等成功经验,把妇联工作和活动广泛链接到网上和各层级的微信群上,及时推送到妇女群众手中,做到网上网下联动宣传教育、联动组织引导、联动开展活动、联动提供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妇女之家”有机融合,使妇女群众在身边就能找到妇联组织。制定微信群组管理办法,确保网群内容健康向上,弘扬网上巾帼正能量。
问:基层妇联组织作用的发挥需要制度保障,《意见》主要确立了哪些工作机制?
答:《意见》结合改革开展以来的经验做法,从各地实际出发,总结基层创造,推进建立简洁明了、务实管用的各项制度,促进基层妇联组织规范化运转,形成长效机制,巩固基层妇联组织改革成果,提高妇联组织在妇女群众中的辨识度和影响力,增强妇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对妇联组织的信任感、归属感。
《意见》主要确立的有以下几项制度:
建立基层妇联执委会议事工作制度。明确执委会议事原则,组织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当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级妇联组织的工作要求,研究决定基层妇联组织的各项工作和活动。
建立乡镇(街道)妇联主席轮值制度。由妇联副主席、执委组成轮值主席团,轮流担任轮值主席并配合妇联主席工作,承担妇联主席交办的工作任务。在担任轮值主席期间,定期召开轮值主席会议,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行业优势,谋划工作、开展活动、服务群众,形成推动妇联工作的整体合力。
建立执委联系妇女群众制度。每名乡镇(街道)、村(社区)妇联执委固定联系一定数量的妇女群众,通过定期走访、调研等面对面联系,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建立线上妇女群众“联系群”“朋友圈”,保持与所联系妇女经常沟通与互动,宣传党的妇女工作政策,倾听、了解、反映妇女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实现互动常态化、沟通零距离。建立执委联系妇女群众工作台账,记录开展联系工作情况,包括联系人基本情况、困难问题、工作措施、工作成效等。
建立基层妇联组织工作公开制度。要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开基层妇联组织的职责任务、组织架构、妇联干部身份和工作活动安排。无论是在网上还是网下,基层妇联组织在开展工作和组织活动时,要亮出妇联组织的旗帜;基层妇联主席、副主席、执委开展工作和组织活动时,要亮明身份,让妇女群众知道妇联组织在哪里、妇联干部是谁,如何参加妇联组织的活动、得到妇联组织的帮助。
问:上级妇联组织在基层妇联组织改革中发挥什么作用?
答: 组织网络织密、基层工作队伍建立起来后,加强指导服务,增强基层妇联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是上级妇联组织的首要任务。《意见》要求省市县妇联要高度重视基层妇联组织的工作,真诚关心基层妇联工作队伍,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妇联资源,为她们更好发挥作用,提供指导和服务。
加强对基层妇联组织的工作指导。上级妇联组织要指导基层妇联组织更好地推动落实党建带群建要求,履行好引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指导基层妇联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根据当地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妇女工作;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推进全国妇联部署开展的重点工作和品牌活动;指导基层妇联执委通过“面对面”“键对键”等多种方式了解妇女需求,根据妇女需求开展妇联工作,安排妇联活动,确保妇联工作开展在基层、活跃在基层、见效在基层;推动对基层妇联组织的经费补贴落实到位,按人头划拨的经费重点向基层倾斜。
加大基层妇联工作人员培训力度。上级妇联组织要将基层妇联新任主席、副主席、执委作为培训工作重点,省市县级合力加强基层新任人员培训,采取上级妇联干部走下去、基层妇联组织成员请上来等不同方式,确保基层妇联主席、副主席、执委在任职期间普遍接受1次培训,帮助她们了解妇联工作,掌握做好妇女群众工作的本领,从而增强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
强化基层妇联组织成员的动态管理和激励表彰。上级妇联组织要关心基层妇联组织成员,为她们开展工作提供服务。对责任心强、工作实效突出的基层妇联组织成员要进行表彰激励,以鼓励她们更好地开展基层妇联工作,更好地服务基层妇女群众;对于不胜任岗位、不认真履职的适时调整,努力塑造基层妇联组织的良好形象。
问:据了解,妇联组织改革启动后,各地妇联积极探索实践,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那么目前进展如何,能否提供一些案例以供学习借鉴?
答:改革启动以来,全国各级妇联组织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方向,坚持党建带妇建,紧紧围绕联系和服务妇女这条工作生命线,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扎实推进基层妇联组织改革落地落实,妇联基层组织改革硕果累累。
比如,山西省临汾市妇联在“会改联”工作中,敞开大门建妇联,不拘一格聚人才,切实把热爱妇女工作、有能力、有特长、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各类妇女骨干吸纳到妇联组织中来,村(社区)妇联执委增加到35278名。针对执委探索实行“1+10”工作法,明确执委职责,实行轮值主席制度,建立执委工作台账。每名执委固定联系10名妇女群众,重点联系老、弱、病、困及留守妇女、进城务工妇女等,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微信、QQ等形式每月至少联系一次,根据执委的个人特长,围绕妇联重点工作确定执委履职的目标任务。破解了基层妇联组织覆盖不全、基层妇女工作针对性不强、基层妇联工作活力不足的难题,最大限度地联系服务妇女群众,引领妇女听党话、跟党走。一年来,3万多名执委已联系服务妇女群众上百万人次,发挥了政策宣传员、信息收集员、矛盾调解员及脱贫帮扶员等作用,实现了妇女群众工作妇女群众做,妇联组织和妇联工作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比如,内蒙古自治区土右旗妇联创新妇联基层建设体系,从“建组织、扩队伍、强服务”上入手,突破现有的组织构架和服务模式,探索形成了基层妇联组织“三联三化”工作机制,即坚持组织联建,构建立体化的区域架构;坚持人员联管,构建最优化的区域队伍;坚持活动联办,构建多样化的区域服务,形成了以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为基础,以“妇女之家”为平台,以专职妇联干部为骨干,以兼职和挂职以及社会工作者、巾帼志愿者相结合的工作队伍为依托,建立覆盖体制内外以及不同利益群体的组织架构,最终实现了有妇女的地方就有妇女组织,有妇女组织就有妇女活动开展,有妇女活动开展就有妇联组织作用的发挥,使基层妇联组织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乔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