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玉林
日前,董宝会、杜赛萍、杨显波、杨东卖等6名妇女聚在杨家彩家中刺绣,她们都是云南省腾冲市腾越镇云山社区大罗绮坪小组的村民。她们绣的是一种用来背婴幼儿的背包,在中国西南地区人们都叫它“背幺”。
“婴幼儿无法独立生活,父母亲又要做事,于是就有了背幺,它是西南地区乃至东南亚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腾冲市妇联主席张丽芝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1993年至今,下岗女工陈美玲和丈夫李洪冰将这背幺产业一步步做大,成为腾冲妇女创业就业示范基地:从“背幺”到“园角背幺”再到“园角刺绣”;从个体户发展成公司,然后是合作联社,再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园角模式;从夫妻俩为维持生计缝制“背幺”到成为带动两万多名妇女脱贫的富民产业。
2016年,园角公司已拥有150多名职工、45个基地、6个合作社、两万多名绣女,当年实现产值4200多万元,带动绣女创收2000多万元。
下岗夫妻创业缝背幺
1993年,李洪冰和陈美玲夫妻下岗后,凑钱摆了个布料摊经营布料零售。陈美玲会做缝纫,就接些缝补加工的“零活儿”。
一天,一位顾客要求给她做一条特别的背幺,外形一改传统背幺四方模式,上有一靠背,下角也改成圆弧,填料用毛毯替代棉絮。背幺做成后,顾客非常满意。就是这条特别的背幺让夫妻俩的生意产生了转机。
“这种背幺不用拆卸,还可直接机洗,销路不会差。”正如陈美玲所料,改进后的背幺供不应求。
陈美玲又琢磨着在背幺上绣上色彩艳丽的图案,这种背幺更成了抢手货,仅靠陈美玲一人缝制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于是,他们开始扩大经营,夫妻俩也坚定了以民族刺绣为主体的发展方向。
2005年8月,腾冲县腾越园角工艺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随后注册了商标——园角,“刺绣园角背幺”成了公司的拳头产品。
“我们拥有36项国家专利,30多个系列产品销往西部各省区和缅甸、越南等国家,‘园角’商标也被评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刺绣园角背幺’被授予云南省名牌产品。”陈美玲自豪地说。
茶余饭后就把钱挣了
让陈美玲夫妻俩更自豪的是,小小的背幺不仅让他们富了,还带动了两万多名妇女就业。
云山社区杨家彩家是园角公司45个基地之一,有30多名妇女在此刺绣背幺。
在杨家彩家,杨东卖是背着孩子来绣背幺的。杨东卖的公公很早就去世了,婆婆卧病在床,丈夫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只能在村里做些零工。他们家也是云山社区18家建档立卡户之一。
“丈夫在村里做零工,一个月也就能挣一千多元。我一个月仅绣背幺就能挣700多元,女儿在校的生活费都是我绣出来的。”杨东卖骄傲地说。
孙云建家住固东镇江东社区坝心自然村月台小组,丈夫去世后,她带着两个孩子生活,“低保不够一家人生活,我很早就跟着绣背幺了”。
“她们一家的生活就靠孙云建的一双手。她心灵手巧,绣得又好又快,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元,地里的农活还不耽误。”固东镇园角刺绣合作社负责人杨友会告诉记者。
在江东社区银杏自然村下银杏小组,记者所过之处,树荫下、巷子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妇女们聚在一起绣背幺。
“我绣背幺已经七八年了,都是利用空闲时间,其他时间忙地里的农活。”尹素梅告诉记者,在当地很多妇女都绣背幺,茶余饭后就把零花钱挣了。
带动两万多妇女居家就业
固东镇园角刺绣合作社是园角公司最早成立的合作社之一。“我们合作社有1000多人,大部分集中在江东社区,刺绣能手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绣得慢的、农活多的也能挣六七百元,很多家庭都是靠绣背幺摆脱贫困的。”杨友会告诉记者,从最初的几十人、几百人,再到今天的1000多人,“一开始是我找她们,后来就是她们找着来”。
2016年,经杨友会的手就发出去两百多万元。“交活、领钱都很灵活,家里要用钱了,她们就来我这儿交绣品,按件取酬很方便。”
为提高绣女的刺绣水平,园角公司先后开展了146期刺绣培训,2万多绣女参加培训,实现了居家就业。
说起培训,陈美玲特别感谢妇联组织,“公司成立至今,各级妇联就一直在帮助我们,特别是腾冲妇联,在公司最缺绣女的时候,她们将培训绣女纳入了妇联重点培训项目。”
张丽芝告诉记者,腾冲市妇联已经将全市建档立卡户中的妇女纳入农村妇女素质培训计划,经过培训,她们都将成为园角公司的绣女。
如今,在腾冲的村村寨寨,随处可见绣女们飞针走线,她们用勤劳的双手脱贫增收,在自立自强中收获自尊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