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8月5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周刊 发展 铺开画纸,上万农村妇女妙笔生“财” “党建聚合工程”助产业共荣 乔家堡村去哪儿了? 葡萄种出“特优品” 妇联结对帮扶 母子养野鸡致富 乡约四川富顺县双胞胎姐妹谁留下?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2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巨野县引导妇女加入农民绘画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铺开画纸,上万农村妇女妙笔生“财”

巨野县草坡村绘画产业扶贫基地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建

□ 王丹青 杨秀菊

早上刚过8点,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凤凰街道办事处苲草坡村的“大姐工坊”里,女画师们就开始工作了。她们在画纸上聚精会神地描绘着牡丹、葡萄等图案,有的单手拿着两支画笔,一支用来描绘轮廓,另一支用来填充色彩,绘出美丽的花鸟……

“这里是巨野县绘画产业扶贫基地之一,在这里从事绘画工作的,大部分是农村妇女。”巨野县妇联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据介绍,被中国文联命名为“中国农民绘画之乡”的巨野县,如今已拥有4个绘画专业镇、50余个绘画专业村、500余绘画专业户,常年从事绘画、销售、装裱等相关工作的人员达15000余人,其中女性13000余人,占到了81%。农民绘画已成为当地的一项支柱产业,促进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创业就业,脱贫增收。

抱团发展,农民绘画成产业

巨野县农民绘画历史悠久,在其发展过程中,作为当代巨野农民绘画发起人的姚桂元功不可没。20世纪80年代,他所在的巨野县工艺美术厂倒闭后,他召集几十个老画师在他家里画工笔画,作品竟然供不应求。鉴于画师人手严重不足,姚桂元大胆找来当地农民画画。

工笔画容易入门,边学边画,几个月就会了。第一批农民画师学成出师后,又去“传帮带”,一传十,十带百,从事绘画的农民越来越多。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巨野的绘画从业人员就已经达到了1500余人的规模,年销售作品20万幅。2000年,中国文联授予巨野县“中国农民绘画之乡”称号。

从2008年开始,受金融危机的波及,巨野县农民绘画产业销售进入了低迷期。“整个绘画市场都不景气,我们的农民绘画走的是中低端市场,销售也遇到了瓶颈。”巨野农民绘画专业合作社的画师姚树超说。

为了重新打开市场,农民画师们带上作品,到大城市参加画展和其他文化展览活动,宣传巨野农民绘画作品。品牌打出去了,许多新客户也慕名而来。此外,巨野县书画院从高等艺术院校引进了多位高端人才,对农民学员的画作进行指导和改良,还与全国600多个画廊建立了联系,帮助农民学员销售作品。

走出低迷之后,巨野县农民绘画产业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仅2016年就销售绘画90余万幅,实现产业增值5亿元。

“我们的农民画发往全国各地,很多城市都有我们的客户。”姚树超说。

放下锄头拿画笔,大半是妇女

姚桂元的家庭画社如今早已成为农民绘画专业合作社。在位于洪庙村的合作社,记者见到了画师贺青华。从16岁开始,她就跟着姚桂元学习工笔牡丹,现在主要负责绘画合作社工笔牡丹画教学。“如果不是当年跟着姚老师学习绘画,我可能就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贺青华说。

姚桂元告诉记者,如今在巨野,手握画笔的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忙完地里的农活,她们就过来画画。”

在合作社里正指导学员绘画的王善花,几年前还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因身体残疾无法外出工作,情绪很低落,自从接触了农民绘画,她就放不下手中的画笔了。

“我喜欢画画,画画不仅可以带来收益,也让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王善花说,最开始学画画时,由于没有基础,她只能跟着老师一笔一笔描摹,几个月后,她和几名同学共同完成了一幅作品,收到了第一笔工资。在这之后,王善花画起来更有劲头了,经常早上吃了饭就来,下午别人都走了,她还在坚持练习。

在合作社老师的鼓励下,通过两年的认真学习,如今王善花已能非常熟练地掌握工笔画的各种染色方法,每个月有了几千元的收入。合作社画师姚树超告诉记者,王善花画的葡萄栩栩如生,很多客户看了都赞不绝口。“现在她担任我们画室的葡萄画种的导师,人比以前也开朗了很多。”

像王善花这样的妇女,在巨野农民绘画专业合作社有很多,姚树超告诉记者,合作社的固定成员有100人左右,其中90%是妇女。除了洪庙村的村民,还有不少人来自其他村子。“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绘画经验,可以说是零基础”,但这些拿起了画笔的农村妇女,基本上学习三四个月之后就可以拿到工资,月收入最少也有2600元,多的每月可以赚到4000元。

项目对接,妇联打造扶贫基地

今年6月,巨野县妇联在田庄镇东隅村召开了妇女居家灵活创业就业项目对接会,由企业与巨野县鲁西书画院就工笔画等扶贫项目进行了对接,以帮助更多的农村妇女灵活就业。

鲁西书画院是在2003年创办的。“当时返乡创业办书画院,主要是想着给本村和邻村的妇女姐妹们教授绘画知识,让她们在农闲的时候也能赚点钱。”鲁西书画院创办人徐凤秋介绍说,截至2016年,书画院免费培养了3000多名书画人才,带动就业4000余人。去年,县妇联授予鲁西书画院“巾帼绘画产业扶贫基地”称号。“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徐凤秋说。

被同时授予“巾帼绘画产业扶贫基地”称号的还有苲草坡村“大姐工坊”,截至目前,他们也先后培训了60多名妇女。现在长期在此绘画的有33人,大都是当地的留守妇女和贫困妇女,每人每月的收入在2000元以上。

“我们将无法转移、无法就业、无固定收入的‘三无’贫困妇女列为重点帮扶对象,组织其从事绘画工作,并打造了一批巾帼绘画产业扶贫基地。”巨野县妇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近年,巨野县妇联探索形成的“绘画产业+基地+妇女”的产业居家扶贫模式已初见成效,截至目前,绘画产业已带动2937名妇女就业,1760名妇女实现自主创业,362名贫困妇女实现脱贫。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