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姜军旗
她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女能人,经营着自己的美容院和旅行社,还搞过餐饮、房地产开发,6年前放下自己的事业,回村当起了村官。6年来,她为村里的发展垫付了600多万元,使一个贫困村脱贫,并成为富裕村。她就是山西省“三八红旗手”、长治市壶关县五龙山乡刘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程玉珍。
回来了就要干出个样子来
刘寨村地处偏僻,条件落后,曾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山区贫困村。1992年,20岁的程玉珍嫁到了刘寨村。那时的她,在县城拥有自己的美容美发店,在红豆峡的旅游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婚后,程玉珍依然忙碌着自己的生意,只有逢年过节,她和丈夫才会回到村里。
2011年10月,刘寨村面临“两委”换届选举,一些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找到程玉珍夫妇,希望他们能回村里担当重任,带领大伙一同致富。程玉珍被村民的真诚打动,放下自己的生意,回村参加竞选,顺利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当时,刘寨村的烂摊子比她想得还要烂。260户的村子,120个贫困户,青壮年都出去打工,只剩200名老弱病残留守。土地大多撂荒,村集体没有一分钱收入,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村民都住着破破烂烂的旧房子。因为穷,村里的路坏了没人修,水断了没人管。村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都没能解决群众的脱贫问题。
“其实当时我也很茫然,一开始不知如何入手去做。但乡亲们信任我,才请我回来。既然回来了,干不出个样子来,怎给村民交代?”程玉珍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刘寨村变个样子,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说到的就一定能做到
2011年11月下旬,程玉珍正式上任了。她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邀请在外人士、历任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召开“诸葛会”,共商发展大计。在她的主持下,村里制定了一个三年发展规划。
壶关是山西的缺水县,刘寨村缺水问题尤为严重。程玉珍先想方设法筹资给村子接通了水。水通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路。村内道路坑洼不平,出村道路崎岖难行,但由于修路工程投资大,历届村委会都没能启动。一番思索后,程玉珍把经营多年的美容院抵押出去,贷款150万元改造了村中路、新修了出村路。
针对群众居住分散、房屋破旧、安全隐患较多的问题,程玉珍提出采取“拆旧建新、以新补旧”的办法,在村中心规划建设移民安置小区,将4个自然村全部搬到主村,群众从破旧昏暗的土窑洞,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但方案出来后,一些村民不愿签拆迁协议,他们担心新房修不起来,连旧房子都没得住了。为了给村民吃定心丸,程玉珍挨家挨户做工作,并提出自己垫钱盖房。在程玉珍的鼓励下,拆迁动员大会的第一天,全村80%的村民现场签订了拆迁协议,第二天拆迁工作正式启动。如今已有一半村民搬进新楼房。
为了让村里的五保户和孤寡老人得到更好的照料,2012年,程玉珍再次自筹资金建起了养老院,五保户和孤寡老人全都免费入住。“当时村里一位五保户在家去世两天以后,才被亲戚发现,不让这样的事再发生,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修建养老院!”
经过通水、修路、盖房、建养老院几件事,村民已经完全相信他们的这个女带头人。“她只要说到的,就一定能做到。”
最暖心的还是村民的笑容
群众要脱贫,产业是支撑。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程玉珍想方设法引资金、上项目,大力发展特色产业。2012年以来,刘寨村先后成立了新天地、新世纪两个专业合作社,建成98座蔬菜大棚、3个规模养殖场,初步形成了旱地西红柿种植、山羊土鸡养殖、手工艺品加工等多元化产业链条,采取“合作社+能人+贫困户”的模式,把贫困群众变成了“产业工人”。同时,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工作,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和民间闲散资金入股,每年保底分红,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千关键,万关键,党的领导最关键。”程玉珍说,“加强‘两委’班子建设,把能人用起来,把制度建起来,实行党员联户、结对帮扶责任制,入户走访落实政策,引导群众消除等靠要思想,树立脱贫信心,这些都很关键,也很见成效。”
2016年12月,刘寨村实现了整村脱贫。随着刘寨村的脱贫致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村里创业,不少外村的村民也到刘寨村的大棚打工挣工资。
如今的程玉珍已经有了新的规划,“我计划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新修一条出村路,新建一个杂粮加工厂,发展一批农家乐项目,实现兴村富民、稳定脱贫,真正把刘寨村建成脱贫攻坚示范村、小康建设样板村,让乡亲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全国孝老敬亲之星”、山西省“2016年度脱贫攻坚奋进奖”、山西省“三八红旗手”……近年来,荣誉虽然接踵而至,但在程玉珍的心里,最让她暖心的还是村民发自心底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