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陈若葵
一家人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聊,是一个温馨甜蜜的场景。
然而,随着都市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回家吃饭”已经不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须。第五个“7·17回家吃饭日”在即,它又一次提醒人们,无论我们走多远,“家”永远是一个温暖的所在。
一同进餐能增进家人感情
37岁的黄女士在北京一家公司做会计,朝九晚五的工作很有规律。儿子读小学三年级,她每天下班后去学校接儿子,然后回家做饭;先生是医生,出差不多,除了值夜班,一般都能按时回家。黄女士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因为有孩子,我们倾向于在家里吃,晚饭时间是一家人主要的交流时间,边吃边聊,很放松,很愉快,也很享受。”
黄女士还说:“周末儿子有课外班,一家人有时到我父母家或公婆家‘蹭’饭。老人见了我们,特别高兴,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有时我们在老人家待的时间短,为了一家人能在一起多说说话、老人也不至于太累,我们一大家子就到外面撮一顿,点些老人爱吃的菜和店里的特色菜,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儿子在饭桌上也学会了讲礼貌、孝敬老人。回家吃饭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我想这样的习惯我们家会一直保持下去。”
32岁的宋先生至今单身,他从读高中起住校,十多年来一直独立生活,对家里的饭菜比较留恋。他说:“在外边时间长了有时候就特别想家,想父母的拿手菜,虽然跟自己做的味道差不多,但总感觉出自父母之手,吃起来特别香。细想想,其实就是对父母的情感依恋,是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这份感情是没办法取代的。”
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知道这个节日的人并不多,但他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很温暖的提议。多数人认同并表示能够回家吃饭,其中有不少人坦言会晚于晚上7点到家,有些人甚至晚上8点以后才能回去,支撑他们必须回家吃饭的动力,几乎都是“陪家人”“享受家人在一起的快乐”;而不能回家吃饭的被采访者中,多数人有与家人共进晚餐的意愿,因而心存遗憾或怀有愧疚感。
对于网络上倡导的“回家吃饭日”,不少网友表示赞同,觉得回家吃饭不仅仅是大家一起吃一顿饭那么简单,它是团聚,是增进家人之间理解与关爱的绝好机会,能感受家人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在琐碎的日常中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有家真好”。
老人盼儿女“回来吃”
25岁的穆童去年硕士毕业,目前在北京的某事业单位工作。为了照顾女儿,穆童的妈妈齐女士退休从青岛来到北京。她告诉记者:“我喜欢烹调,本打算让女儿每天回家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没想到穆童工作后比上学时忙多了,经常加班,有时周末还有应酬,除了早饭,最多一周能在家吃三四顿饭。”
齐女士表示,说心里话,她希望女儿能天天回家吃饭,一方面女儿能吃得舒服、营养有保证;另一方面,母女俩也能有更多的相处时间,能待在一起,就是幸福。作为知识女性,齐女士也理解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忙、压力大,在单位要好好表现、积极上进;同时,女儿到了恋爱的年龄,也应该有自己的社交圈子,需要应酬,多接触一些人。所以,她告诉女儿:“外面的饭菜盐多油大,卫生也不好保证,长期吃对身体不好。你有工作、有应酬就去忙,没有特别的事情尽量回家吃,即便晚一点,妈妈也愿意等你!” 在齐女士看来,幸福,就是女儿回家吃顿饭。
郑阳和妻子叶琛琛分别在会计师事务所和银行工作,出差、加班是常态,两人一日三餐吃得最多的就是快餐。看着女儿女婿整天忙又吃不好,叶家父母对他们多了一份牵挂。所以,叶家的大冰箱总是满满的。“不知道孩子哪天回来,但无论他们什么时候回来,都能吃上一口我们亲手做的饭菜,可口、卫生、吃着放心。他们工作压力大,不能吃坏了身体。”叶妈妈说。
29岁的韩淼是北京一家公关公司的项目经理,加班、接待客户、主办大型活动,一个星期至少有三四个晚上错过回家吃饭的时间。即便知道她不回来吃饭,父母每天也会给她准备点夜宵。很多时候,她回到家,父母都睡了,看到桌上摆着的饭菜,感觉很愧疚。为了不让爸妈失望和担心自己营养不均衡,她经常在外面的餐桌上“点到为止”,回家再尝尝爸妈的手艺。
回家吃饭成部分人奢望
在家吃饭不仅吃得舒服、健康,能够省钱,更是家人相聚共叙亲情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对于忙碌的都市白领来说,加班、出差、应酬、朋友约会、离家远、嫌麻烦……似乎有很多事情都能成为回家吃饭的“拦路虎”。
张旭东是一名律师,在业内小有名气,忙碌也就成了必然。张旭东说,没完没了的案子,频繁出差、加班,他的妻子工作也比较忙,两个人的常态是各忙各的,平时一周夫妻俩最多能在一起吃两三顿饭,其余的就从外面解决了。因为双方无暇照顾孩子,女儿从上小学到现在读初中三年级,一直读寄宿学校。为了不让青春期的女儿疏远父母,他尽量调整工作和计划,在周末安排出一天来陪妻子和女儿,一家人吃顿团圆饭。
对于很多“漂”在北京的单身人士来说,回家吃饭是一种“奢望”。北京某培训学校老师谢盈盈,自己租住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厨房用具她都准备齐全了。但工作两年多了,除了吃工作餐就是一个人或和同事朋友在外面进餐,自己没做过饭。“对我们这些单身族,即便回家吃有什么意义?一个人做饭有什么心情?不如在外面解决了,回到家直接休息,或者看看书,还省去了买菜、收拾厨房这些麻烦事,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谢盈盈说。
说起回家吃饭,周先生一脸的无奈。他坦言,自己是有家的“单身汉”:“夫妻性格不合,两个人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自从儿子到国外留学,我就很少回家吃饭,家之于我就是个睡觉的地方。”据民政部2016年公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我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84.1万对,比上年增长5.6%;粗离婚率为2.8‰,比上年增加0.1个千分点。据统计,相比2002年中国粗离婚率0.90‰,13年来,中国的粗离婚率逐年攀升,2015年是2002年的3倍多。夫妻关系不和谐,家失去了应有的温暖,自然也会使人回家吃饭的愿望降低。
中国新闻网携手相关单位针对全国两万多名网友所做的“回家吃饭”问卷调查显示,近一年来,每周几乎天天回家吃饭者占39.5%;选择1~2天回家吃饭的占25.2%;有3~5天回家吃饭的占16.7%;18.6%的网友几乎不回家吃饭。
据零点调查公司针对北上广深四城市所做的调查显示,深圳白领在外吃饭比例达到42.4%,北京紧随其后,35.2%的人在外吃饭。同时,四城市中九成白领认为“回家吃饭让精神放松”“吃自己或亲人做的饭让自己感觉幸福”,虽然在外吃饭担心食品安全问题,但仍有45.7%的白领受制于种种原因每周在家吃饭不超过两顿。究其原因,大城市白领工作压力大、应酬多、节奏快,私人时间被严重压缩,回家吃饭比例偏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般来说,同样是有较大工作压力的白领,单身者和年轻人多喜欢在外就餐,而结婚生子是个分水岭,不少人有了孩子后更倾向于亲自下厨,为了孩子能吃得健康、放心。很多年过三十的受访者表示,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习惯家里饭菜的口味。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一家之言
与家“贴”得更近些
□ 小尘
我国是一个重视饮食文化的国度,家人一同进餐当属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普通通的一蔬一饭、一汤一粥,充盈着浓浓的家的味道。回家吃饭,蕴含了父母和儿女之间的关爱与呵护、妻子与丈夫之间的体贴与恩爱、孩子对父母和亲情的期盼……它是维系家庭文化的一根重要纽带,将夫妻、父子、母子等关系串联起来,是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当下,满足口腹之欲只是回家吃饭的表象,而深层意味则是满足家人之间的精神需求。“回家吃饭”的倡议体现了人们对亲情的呼唤,它提醒人们偶尔放慢生活的节奏,关注家人、陪伴家人,在给予家人关爱的同时,也从家庭中得到温暖,形成家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因为在家里,人们可以释放心理上的压力,放松疲惫的身体,使烦躁的情绪得到纾解、平复,回归生活的本真,享受平凡而简单的幸福。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吃满汉全席还是粗茶淡饭;无论是我们小时候吃爸妈做的饭,还是我们成人后为父母和子女做饭,抑或是我们老了吃儿女做的饭,一个个家人愉快进餐的场景都是温馨的,它会镌刻在人们心中,成为美好温暖而永久的记忆。
然而,随着都市人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城市扩张而导致花费在上班路上时间的延长,使得越来越多的职场人疲于应对,不得不选择快捷方便的就餐方式。天天回家吃饭,对很多人来说都不现实,特别是那些漂泊在异乡的人们,“经常回家吃饭”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找到二者的平衡?其实,有这样一个“回家吃饭日”很好,它不仅告诫那些方便回家的人们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陪亲人吃一顿饭;也提醒那些远离家乡的游子,即便一时回不去,也应趁此机会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问候一下家人,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牵挂,增进与家人的感情;或者,利用周末、节假日,常回家看看,让自己与“家”贴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