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9日电(记者 杜刚 胡虎虎) 盛夏时节,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草原和戈壁的交界处,盛开着一丛丛马兰花,紫色的花瓣守卫着草原,防止草场沙化。53岁的河南援疆医生马启敏,两次入疆,用精湛的医术,呵护着牧区女性的健康,像马兰花一样,给这片土地带来“生”的希望。
今年2月,马启敏作为河南省第九批援疆干部,再次来到巴里坤。这个位于东天山北麓的小县,交通不畅,医疗基础薄弱,百姓就医不便。
正沉浸在做母亲喜悦中的曼妮扎生活在此。两个多月前,她和腹中的孩子走了一遭“鬼门关”。3月22日,曼妮扎妊娠合并多发肌瘤,提前临产,情急中,她赶紧向在当地已有名气的马启敏求救。
“当时,我大致了解病情后,就让病人立即到医院,并安慰她‘不用担心,有我呢,一切都会好的’。” 马启敏说。万幸,由她主刀的剖宫产加多发肌瘤剜除手术成功了,一个健康的宝宝和7个瘤子同时从曼妮扎肚中取出。
在此之前,巴里坤县从未做过曼妮扎这样的手术。两次援疆中,马启敏带领巴里坤县人民医院的同事,先后完成多例高难度手术。
不仅医术精湛,马启敏的医者担当也令人敬佩。为方便偏远地区的患者,她建立了“马大夫在线”微信群,群中有同事、患者、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如今,“马大夫在线”的成员已有164名,每日都有患者和同行咨询病症,因此她也被称为“24小时医生”。
马启敏携带两部手机,一个是新疆号码,一个是河南号码。她说,无论是安阳还是巴里坤,有患者遇到难题就会给她打电话,“不敢关手机,有急诊怎么办?患者微信电话联系不到我,心中会不安。”
“造血”更要“输血”。2015年6月刚到巴里坤县人民医院,马启敏就发现这里的医疗条件差,她暗下决心,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两次援疆中,她组建并不断改善妇科门诊、妇科病房,把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规范的技术移植到巴里坤。当地医护人员技术跟不上,她就天天坐门诊、带学徒,每天查房,手把手倾囊相授,把自己20多年的临床专业经验传授给当地医务人员。
今年,马启敏在医院建立了师徒制,制作了“师徒协议书”,每位援疆医生都带了本地医生,每组师徒互相监督学习,互相考察考核。
经过马启敏和其他援疆医生的培养,当地医生已可独当一面,能够完成多项中高难度手术。
新疆医疗卫生事业近几年来虽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制约,特别是偏远地区和基层的医疗卫生水平普遍偏低,像马启敏一样的一批批援疆医生的到来,一方面迅速提高了受援地医疗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培养了大量的本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