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7月3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坚守“北上广”还是逃离“北上广”? 同“疫魔”战斗的“中国天使” 儿童歌曲匮乏的背后原因 期待校园贷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待校园贷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 杨朝清

三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对存量业务要制定整改计划,明确退出时间表。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发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合理设置信贷额度和利率。(6月29日《南方都市报》)

在消费社会,部分在校大学生也有超前消费的利益诉求;当这种需要通过制度化渠道难以得到满足时,一些网贷机构就找到了生存空间。罔顾大学生的还贷能力,低门槛发放贷款,一些校园贷“上车容易下车难”:借钱轻松、便捷,还贷却陷入了利滚利的深渊里让人难以自拔。

表面上掉下来的是“馅饼”,实际上却是陷阱。一些女大学生成为裸贷“围猎”的对象,承受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为了还贷,一些大学生及其家人倾其所有,四处借债,甚至有大学生因不堪忍受重压而自杀。

一本学生证、一张身份证,校园贷就能轻易放贷,这显然不符合金融机构专业化、规范化的业务操作流程。校园贷机构“大胆放贷”的底气并非财大气粗,而是源于他们对自己的“理财能力”有信心。一方面,校园贷本小利大,收回一笔贷款可以成为几笔甚至几十笔贷款的本金;另一方面,校园贷为了催款往往不择手段,不惜将借贷者逼上绝路。

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下,一些在校大学生欲望的闸口一旦打开,就会难以关闭。将借贷来的钱用于购买苹果手机、化妆品等高档消费品,试图通过符号性消费来获取尊重、信任和社会认同的做法,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认同的迷失与错乱。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并不是因噎废食,而是为了更好地规范校园贷,更好地重新出发。

校园贷并没有原罪,没有必要污名化。校园贷业务规范、有序运行,不仅有助于拓展金融机构的业务,也有助于让在校大学生获得“及时雨”。此次暂停的仅是网贷机构的校园贷业务,银行在风险可控的情形下,校园贷业务并没有受到影响。堵塞非法校园贷的“灰色渠道”,畅通合法校园贷的制度化、规范化路径,张弛有度、疏堵结合,只有经历了涅槃,校园贷才能赢得重生。

对于那些缺乏成熟消费观、风险防范意识又缺乏收入来源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校园贷已经弊大于利了。暂时叫停在本质上就是为了规范、净化校园贷,培育良性的生存土壤与市场环境,用明道替代暗渠,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