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韵曦
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为解决好低价药、“救命药”“孤儿药”以及儿童用药的供应问题,6月28日,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就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做出介绍与答复。
造成部分药品短缺因素复杂
一直以来,低价药“招标死”“中标死”的现象在业内屡见不鲜。“就是中标了,药厂也答应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个药品消失了。”对于这种政策性因素所造成的部分药品短缺问题,曾益新早有了解。
然而造成部分药品短缺问题的因素并非一种。曾益新表示,造成部分药品短缺的问题十分复杂。有的是生产性因素,“就像鱼精蛋白,这是一个心脏手术要用的必备药品,原料药取自鲑鱼,供应有很强的季节性,可能会造成短缺。”有的是机制性因素,“比如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有一些医疗机构还没有完全转到公益性定位中来,低价药的采购使用动力不足。”还有的是投机和垄断因素,“有一些药品可能全国就两三家企业生产,为了抬高价格就控制供应,串通一气把价格抬高,出现人为短缺现象。”
儿童安全用药隐患亟待破除
对于亿万家庭来说,突出的儿童药短缺问题更是牵动人心。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儿童药市场巨大,但儿童药短缺问题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有数据表明,国内市场90%的药物没有“儿童版”,一些儿童临床治疗上只能用成人药代替,儿童安全用药存在隐患和风险。
不仅如此,最近有三甲医院的医生反映,一些在国外已经被禁用或限制使用,或在国内一些学术刊物中时常被“点名”不良反应偏高的儿童药还在国内畅销。
“经常说儿童药是掰开二分之一、掰开四分之一,甚至掰开八分之一的,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儿童药的问题,这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在曾益新看来,儿童药要适合儿童,一是针对不同年龄、体重的儿童,都要有合适的剂量。二是要有适合不同小孩服用的剂型,要让小孩愿意喝得下去。
曾益新表示,近年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出台了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在新药研制的国家重大专项当中,也已经把儿童药品的研发和审批作为重点任务进行布局,研发和加快审批适合中国儿童使用的儿童药品。虽然仍需一定时间,但“估计再过几年儿童药短缺现象会得到有效解决。”
对症下药解除药品短缺危机
“药品短缺是一个全球性难题。目前我国药品短缺问题主要是临床必需的药品供给质量和效率不高,供应保障政策不够细化、相关环节衔接不够顺畅,部分药品临床供应紧张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患者用药、危及群众健康。”据曾益新介绍,近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8个部门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落地实施。
曾益新表示,《意见》起草过程中,国家卫计委还开展了短缺药品的监测分析工作,目前已梳理出约130种临床易短缺药品清单,分类明确了定点生产、协调应急生产、加强供需对接、完善短缺药品储备、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健全罕见病用药政策等6项应对措施。
据介绍,已经实施的《意见》强调问题导向,有助于有关部门通过监测发现苗头性问题。“在目前每个省份布局不少于15个监测哨点的基础上,联通药品研发注册、生产流通、采购使用等重点环节,逐步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网络体系和预警机制。”同时,《意见》还强调建立长效机制,注重会商联动,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主要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组成国家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会商联动机制,突出跨领域、多部门的政策统筹、协作配合、有效联动。”曾益新说。
通过《意见》的实施,曾益新希望借此能让医生和患者不要为无药可用所急、所困,让企业不为利润和发展所忧,让行业不为违法违规所扰,让行业保持健康发展状态,建立整个行业风清气正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