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南郑牟家坝镇柳沟村的生态茶园里,农民正在忙着采春茶。 党柏峰/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张萌 党柏峰
秦巴山区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嘉陵南去,汉江东流,山势奇峻,丘陵广布。“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环境让山区的农业发展先天不足。加之陕南三市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地,肩负着“一江清水送北京”的重要使命,为国家限制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工业发展受限。2011年秦巴山区被确定为全国11个连片特困区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妇女既是脱贫攻坚的工作对象,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目前,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6.72万人,一半是妇女,其中将近40%集中在秦巴山区。为了促进贫困妇女增收致富,我们确立了以提升贫困妇女发展能力为重点,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为抓手,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稳固脱贫成效的思路,着力于让贫困妇女早日脱贫。”陕西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龚晓燕表示,这些年来,陕西省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特性和作用,积极出政策、争资金、要项目、强培训,精准发力,激发广大妇女发挥主力军作用,尝试在秦巴山区实施园区+贫困妇女安置一批、合作社+贫困妇女解决一批、社区工厂+贫困妇女带动一批、女能人+贫困妇女引领一批的“4+1”巾帼脱贫模式。
一出秦岭,汉中盆地尽收眼底,沉甸甸的油菜伏倒一片,绿油油的禾苗争先探出水塘。透过蒙蒙雨雾,红的、绿的、白的、花的,新的、旧的、打着补丁的,公路两边数万顶各式各样的遮阳伞下,三五成群的群众或蹲或站,在忙碌着……这震撼人心的劳动画面,让人不由心生敬意,深切感受到广大妇女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
园区+贫困妇女安置一批
“以前羊山山高路远,手机也没有信号,现在不一样了,村上建起林麝养殖及中药材种植基地,与药材公司签订了合同,种植的药草不愁卖,给我们这些贫困户吃了定心丸,再加上银行给我们贴息贷款、干部教我们种植方法,再不动手发展产业就只能穷一辈子了。”旬阳县羊山村45岁的中年妇女胡朝琴乐呵呵地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据了解,为消除贫困妇女发展产业难、产品推介销售难的问题,旬阳县积极探索,大力倡导“园区+贫困妇女”合作共赢促脱贫的模式,不仅为园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当地贫困户实施产业脱贫开创了新路径,解决贫困妇女发展产业产前投入、产中服务、产后销售的难题。目前建成省市县现代农业园区28个,培育农业园区80个,带动了4669户贫困妇女创业就业。陕西瑞康油牡丹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园区+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在吕河镇熬院村和城关镇双垭村与农户合作建成2300亩油用牡丹基地,为200余户贫困户培育了增收产业;东盛广誉远开发有限公司在构元镇羊山村采取田间管理务工、自主种植基地保价收购等形式发展中药村1500亩,让85名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务工。
去年以来,平利县以嘉鸿手套制品为代表的社区工厂快速推进拓展,当年依托园区发展社区工厂,新增就业岗位800余个。社区工厂龙头企业泽健电子科技和凯灵汽车零部件项目落户陈家坝工业园区,陆续到社区集中安置点和贫困村选址建厂。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社区工厂41家,涉及11个镇、25个社区,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现在岗就业1000余人,累计吸纳在册贫困人口就业172户529人,月平均务工收入在1800元左右。
合作社+贫困户,解决一批
5月2日,雨中,记者一行来到我国北方茶区中最优良的茶叶适生地——汉中西乡县。沿着山路逶迤而上,目之所及,青山如黛,茶园如海。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这里“雨洗青山四季青,阴晴云雾漫山川”的宜茶环境。
在峡口镇江榜村茶叶专业合作社,记者见到合作社的领头人梁玉琴,正与几位妇女翻捡着刚刚采回的新翠。这位干练的女子是土生土长的江榜人,从父辈那里学到了很多茶叶种植、采摘、加工的知识。2008年成立合作社,经过几年发展,现有成员366人,妇女223人,茶园3568亩。合作社已成为茶叶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一条龙经营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016年销售总额近4000万元。110户本社社员的茶叶销售达90%,成员户茶叶销售收入比非成员户销售收入增收35%。
村民唐翠萍2013年加入合作社,自家有4亩茶园,夫妇俩又都在合作社务工,家庭年均总收入在7万元左右。村民王定德与合作社联手做茶叶销售,去年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
“我们山里妇女不但要会挣钱,还要学会存钱,更要学会理财。凭借党的好政策和各级妇联‘娘家人’的关心支持,只要我们思想脱贫、心态脱贫,不怕没有好日子,跳支舞、上个网、读本书、画个妆,我们大山女人也能拥有精致的‘高大上’!”合作社让村里的姐妹们有了组织、有了方向,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加坚定。谈起这些年的感受,梁玉琴一脸自豪。
盛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坐落于岚皋县城关镇罗景坪社区绿色生态食品工业园区。公司主营食用菌技术培训、种植、深加工及销售和进出口业务。记者在其20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看到,年产2000万吨食用菌加工流水线正在作业。公司负责人湛永成告诉记者,公司目前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运营模式,并且成立了妇联组织,在四季、展望、石门等村建立了食用菌生产基地,联系贫困户150余户帮扶脱贫,解决了130余名贫困妇女和30多名残疾人就业,人均月工资2000元左右。
西乡县和岚皋县这两家的运营模式,不仅解决了合作社自身的发展问题,也让贫困户尝到了甜头,更唤醒了他们主动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实现了贫困户与合作社的双赢,是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
社区工厂+贫困户带动一批
秦巴山区陕南三市28个县(区),自然灾害多、贫困程度深、生态责任重、发展差距大,“受灾—贫困—扶贫—再受灾—再贫困—再扶贫”的恶性循环在这里反复上演,常规的扶贫措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陕西省决定将240万山区群众迁出大山。
“搬离故土,移民能不能住得安心,关键在于是否有收入。”岚,山间之雾气,皋,水边之高地,岚皋由此得名。据该县县委书记周康成介绍,全县17万人,现有贫困人口3.54万人,其中女性占贫困人口的43.2%。县委、政府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形成共识,脱贫不脱贫妇女是关键,必须将移民搬迁和妇女就业创业同步协调解决好。
2016年,岚皋确定建立首个“社区工厂”妇女创业孵化基地,将西坡社区保障性住房和避灾扶贫搬迁安置房90间门面房统一打包,交由县妇联牵头,县人社局、财政局、住建局、扶贫局等部门配合,女企业家协会积极参与,建立全县首个“社区工厂”妇女创业孵化基地。
县住建局、扶贫局提供近4000平方米门面房,投入资金近67万元,完成了三通一平、水、电等配套设施;人社局按照孵化基地管理办法,为入驻创业实体减免三年场地租赁费用102万元,补贴费用29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在创业初期启动资金少、投入能力不足的问题。县发改、农林科、市场监管、司法等部门也围绕创业项目、信息、政策、法律保障等方面提供服务。
“回乡创业得益于县里的好政策,社区工厂的建立能帮助一些贫困户告别贫困,为更多留守妇女提供就业机会,让留守老人和儿童得到家人照顾,在此过程中,我们的个人获得感也越来越强。”
今年35岁的邱道荣,因家庭经济条件所限,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了,在服装厂打工期间,认识了自己的爱人邓发朋。常年在外打工,邱道荣夫妇心里总放心不下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孩子。妇女创业孵化基地的建成,为夫妇俩多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提供了梦想落地生根的土壤。邱道荣回家乡创办了荣兴制衣有限公司,落户妇女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有力带动了贫困妇女就业致富,公司也得到了50万元的创业扶持贷款。
像邱道荣这样“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并非个例,秦巴山区许多县妇联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镇、社区、企业沟通协调,联手联动,形成巾帼脱贫的工作合力,最大限度让贫困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据了解,目前仅岚皋、平利、紫阳等县已陆续建立妇女创业孵化基地,直接带动妇女就业数万人,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
程和燕是城关镇堰溪村村民,丈夫参军,上有年事已高的公婆要侍奉,下有孩子需照顾,为了支持丈夫安心服役,程和燕承担了所有责任。“‘社区工厂’就在家门口,让我实现了照顾家庭、就近就业的愿望。”面对记者,程和燕难掩心中的喜悦。
女能人+贫困户引领一批
在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记者见到一位女能人——巾帼创业先锋联谊会会长李春花,她是一位用诚信经营把小饭馆发展成农家乐连锁店的女创业带头人,在朱家湾成立了农家乐协会,带动贫困妇女群众共同居家致富。据她介绍,朱家湾村高峰期日接待游客达到8000余人,妇女作为农家乐餐饮的主体地位,农家乐协会会员达到126户,年产值达到756万元,辐射带动营盘镇贫困妇女200余人就业,人均实现年收入1.2万元。
沿岚河而上,在一条名为四季河的河边,苍翠的麻柳蓬勃出两岸绿荫,绿荫掩映着一个小有名气的院子——杨家院子。略微染黄的长发,一双粗糙的手,一双深邃的眼睛,这名看似普通的农家妇女,却有着不普通的身份。她就是全国三八红旗手、陕西省十二届人大代表王三翠。十五年前,王三翠家一贫如洗。丈夫是长梁村代理教师,王三翠种着几亩薄地艰难地过着生活。迫于生计,2002年开始,夫妻二人相继开办农家乐、农家宾馆和做起豆腐乳生意,现在不仅在老家盖了一栋楼房,还在县城买了一套商品房,年均营业额200余万元。“每天至少有3桌客人,每年长期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带动周边40余户80余人种菜、养猪、收购山货。”谈起自己的创业示范作用,王三翠侃侃而谈。住在河对岸的村民肖宗兰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公公残疾、婆婆多病,两个孩子刚上小学,肖宗兰和丈夫是想走走不了,想留留不得,王三翠听说后便主动找上门,让肖宗兰到自己的农家乐打工,其家人种菜,她全部回收,一下解了肖宗兰夫妇的燃眉之急。如今,肖宗兰家每年年收入五万多元。
在她的引领下,四季镇发展星级农家乐8家、农家宾馆2个,年接待游客30万人,实现综合收入500余万元,贫困农户大幅下降, 乡村游逐渐成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
2016年,陕西省各级妇联与扶贫办共举办培训班200余期,培训贫困妇女4万人次。
妇女手工艺品产业辐射带动30万妇女从业,年增收15亿元以上。
妇联系统家政机构带动10万余名妇女实现创业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
全省理事长是女性或者以女性成员为主体的合作社1.5万余个……
穿行一千多公里,所到之处,记者能深切感受到秦巴山区各级妇联组织在脱贫攻坚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尤其是他们充分发挥“联”字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利用遍布城乡的“妇女之家”优势延长工作手臂、壮大工作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基层女能人、女带头人、女热心人发动起来,形成“一个女能人带动一批妇女”创业就业的“酵母效应”。
秦巴山区的脱贫攻坚依然在路上,但“4+1”模式释放的是能量,收获的是希望。陕西省各级政府和妇联组织担起的是责任,锻造的是精神。他们不喊口号,不做渲染,以主动作为和现实担当,探寻出一条精准扶贫新路径,保护着一江清水蜿蜒北去。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真正拔穷根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评论员 王长路
秦巴山区的摆脱贫困之路,注定不会轻松——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这里要守好北方人民“大水缸”,生态保护责任重大;“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环境,这里要发展农业,施展空间极为有限;陕西省近40%的贫困人口集中于此,这里正是“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扶贫“硬骨头”。
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不断迫近,如何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处于冲刺期的秦巴山区,更能体会到“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任务越艰巨,越需要“对症下药”以实现“药到病除”。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陕西妇联组织在秦巴山区开展的“4+1”巾帼脱贫模式,正是通过整合资源、应对需求,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因为,“娘家人”清楚,在扶贫攻坚期的当下,“建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脱贫”已是过去式。山区的贫困姐妹志在脱贫,但致贫原因却不尽相同,有的没有信心、有的缺乏启动资金、有的急盼技术培训、有的受困于交通、有的苦于自然灾害……如果不是先吃透这些情况,就容易变成“零敲碎打”或“大水漫灌”。
为了找到那把最合适的“致富钥匙”,解开妇女身上的“致贫锁”,奋战在巾帼脱贫一线的妇联干部们,把“联”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使出了洪荒之力。移民妇女就业没有着落又很难离家,就牵头建起“社区工厂”;有的妇女没技能,就联系女能人带动大家一起干……
在安置、解决、扶持、带动形成的合力下,创新实施园区、孵化基地、合作社、女能人开始分别发挥作用,形成“精准滴灌”,一批批的贫困妇女开始通过妇联组织的“个性化定制”服务,找到了富起来的方向。
我们欣喜地看到,朴实的秦巴山区妇女没有“等靠要”,在“娘家人”的支持下,她们主动对接、自信而为,有的回乡创业直至“夫妻双双把家还”,有的自己发展还带动周围的姐妹共同建起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她们不仅有想法,而且有办法;不仅有动力,而且有能力,更值得点赞。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精准扶贫中,给贫困群众送去温暖,并非一句空话,而是要将实打实的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组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和老百姓一起拔掉“穷根”。陕西妇联组织在巾帼脱贫行动中,因地、因人制宜开展的“4+1”模式,正是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细劲儿,和当地贫困妇女群众和家庭肩并肩、手拉手,找到了“穷因”、看到了“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