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5月23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行范 从娃娃抓起,让更多女性融入科技创新 女性生活方式选择及其多重影响因素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复兴路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7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娃娃抓起,让更多女性融入科技创新

王雨轩

赵松睿

黄语琦

编者按

适逢201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本文作者从近期开展的第37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出发,讲述了“从娃娃抓起”推动青少年科学人才和女性科学人才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此次竞赛中获得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3名女中学生成功案例的分享,作者指出女性同样可以在STEM领域做出重要成就,应打破性别偏见和科学领域的性别角色隔离,让更多女生在科技创新中展翅飞翔。

■ 刘伯红

自2001年起,中国政府将每年5月的第3周设立为全国“科技活动周”。眼下,2017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正如火如荼地举办。值得一提的是,备受青少年期待的科普之旅也在科技周推出,让科技迷们徜徉在科技海洋,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唤起年轻一代的科学梦想。

在关注科普之旅的时候,笔者回想起了前不久举行的第37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那次大赛上,3名女生获得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她们用自己的故事,挑战了所谓女生不适合在STEM领域发展的“神话”。

女生在科技大赛中脱颖而出

2017年3月,第37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发现·创新·责任”为主题,吸引了全市22万多名青少年参加,还有来自中国澳门、台湾地区及11个外国的15个代表团参赛。选手们在13个学科领域里进行了展示、答辩和交流,接受了中外科学家们的评审,呈现了精彩而丰富的创新与发明成果。

参加大赛的初评作品达1954项,在为期4天的激烈比赛中,多项作品获得各类发明创新奖。令人瞩目的是,10名中学生获得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其中3名是女生,她们分别是北京市十一学校的王雨轩、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赵松睿和北京市第八中学的黄语琦。

“市长奖”创立于2003年,目的是“从娃娃抓起”,促进科技人才成长,鼓励“英雄出少年”。“市长奖”的获奖证书由北京市市长亲笔签名,并在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颁发。这是北京市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的最高荣誉,获奖者均为该学年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少年。

敢想敢做的挑战者

我在关注这三个获奖女生时还发现,她们都是2016年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北京代表队的成员,同时也都是这次大赛一等奖的获得者(全国共32人);她们中有的还荣获过第16届“明天小小科学家”一等奖,北京市青少年“金帆奖”或“银帆奖”……她们不但是品学兼优的青年学子,还是在理工科领域“冒尖”的人才。她们用自己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同样可以在STEM领域做出重要成就的希望。

首先,她们的动力来自于对科学的兴趣、激情和责任。记得一位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女科学家曾说过,“人们能否走到科学的高峰,不在于其性别,而在于他/她对科学的兴趣和激情。”三位少女的经历,再次印证了这个道理。

黄语琦说,她走上科学之路源于从小对植物的热爱。“在一次学校举办的科技节上,学长们展示的科学成果深深地吸引了我,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向往真正能在实验室完成自己的研究。”对植物学的热爱和校园中的科技氛围,是黄语琦追求科学精神的原动力。

王雨轩说:“我从小读过邓稼先、郭永怀、华罗庚等科学家的故事,至今令我记忆深刻。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为科学家这个想法在我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人们常说,女科学爱好者的短缺,在于缺少女科学家的榜样。此处表明,男女科学家的成功,都可以成为后人的榜样,但这要在一个并不排斥女生的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下。

赵松睿说:“‘市长奖’于我而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愿承担起这份责任,在未来,把信仰交给科学研究,顺着前辈的目光继续瞭望,坚守自己的初心和理想。”

其次,她们的成功来自于生活中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想象力。王雨轩说,她的最终目标,就是用自己的力量,实现科技改变生活的愿望。她在生活中发现,人们喜欢根据公众人物多变而时尚的发型,来选择与自己脸型匹配的发型,然而这确实是一个烦琐而费时的过程。王雨轩想用计算机编程实现这个想法,她开始了《手机图片的发型合成》研究课题,编制了人脸发型合成的手机软件系统。通过手机拍照,可将朋友照片、明星照片、理发店图片中的发型与用户照片合成新发型图片,使用户随意选择发型,观看合成效果。王雨轩说这是她第一次用自己的力量,去实现科技改善生活的尝试,她愿以一生的精力,去探索无限的未知。

赵松睿在化学领域的研究也充分说明女性并不缺乏科学研究者必备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想象力。赵松睿看到,目前近50%的碳排放来源于工业过程,将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作为资源,无疑是一种经济环保的做法。但当下工业中常用的一些有机溶剂,只能做到将二氧化碳“吃掉”,却很难“吐出来”,且单纯“吃掉”容易对装置造成严重腐蚀。于是,她们开始了《吡啶类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CO2吸收性能研究》,最终合成出三种离子液体,能将二氧化碳“吃下再吐出来”,且循环性良好,在工业碳捕集领域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再次,她们的成功也来自于日常的学术积累、吸纳百家之长和“持之以恒”的坚持。为了使计算机技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王雨轩在中学时就选修了网站设计、数据库技术、安卓系统开发等几乎所有能够选修的计算机类相关课程,同时她还学习了大学先修课程《计算概论》,这些学术积累成为她尝试实现自己理论假设的基础。

黄语琦在《叶片叠加导致荧光产量增加的原因分析》的研究过程中,为了选择合适的材料,并保证准确性,每次实验都需要测量几百组荧光产量的数据。假期时,她几乎是天天泡在实验室,十分疲惫,可看到植物所的师兄师姐们连续几个月做着更难的实验,她才感到“持之以恒”是每一个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磨炼出的基本素质。

三位创新者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她们都喜欢同行间的交流和争论,“这让我们互相激励和启发,取长补短,享受集体的智慧和成长的过程。”

愿科技创新中出现更多女生

当今的世界,无疑是科技创新和科技竞争的世界。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把科技人才的培养,放在了推动青少年科学人才和女性科学人才的发展上。

在我国,除高中阶段外,几乎各级教育都实现了男女学生数量上的平等。但是,我们却看到,即使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荣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女生也才占到30%。传统文化中“男强女弱”的角色定型,学科专业领域中“男理工女人文”的角色隔离,科技领域专家中不成比例的“性别鸿沟”,以及劳动力市场中专业技术领域对女性的排斥,都成为女生闯入科技创新领域的障碍。

可喜的是,这些新一代朝气蓬勃的“小妞们”,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大力支持下,在自身的探索和奋斗中,走出了一条新路,为千千万万男女青少年做出了创新和创造的榜样,期待着30%逐渐变成50%甚至更多,让女生在科技创新中人才辈出,创造辉煌。

(作者为中华女子学院教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