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垃圾场华丽变身的武汉园博园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强洪 文/图
每天傍晚,家住武汉东西湖区银湖翡翠的陈女士就会带着自己4岁的女儿和72岁的妈妈一起,来到小区旁边的园博园区,和前来这里休闲的市民一起享受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苍翠欲滴的美景。
而曾经这里却是武汉人的一块“心病”。年复一年,拖累着城市的改造与发展。
如今,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在已成为市民休闲地的园博园看到,一条20多公里的新修绿道串联十座公园,形成占地3000多公顷的绿色体系,武汉园博“变废为绿”的大手笔,刷新了中国园博的办会模式。
垃圾填埋场建起生态园
2015年9月,武汉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园博会,博览会结束后,园博园区永久保留,成为武汉市民永久休闲的好去处。最让武汉市民骄傲的是:武汉园博园选择建在生态最糟糕的地方——张公堤和金口垃圾填埋场上。
张公堤修于清末,由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主持修建,主要为防水患。但经过百年沧桑,老旧的张公堤雨天泥泞,晴天扬土,成为汉口PM2.5的策源地,也成为城市生态的伤痛和伤痕;而张公堤临近的金口垃圾填埋场,占地数百亩,也是藏污纳垢,垃圾渗滤液不断从地下冒出,形成6万多平方米的污水塘,人们唯恐避之不及。
在垃圾场上建园,不愧为一次大胆的尝试。
金口垃圾填埋场1989年启用,2005年关闭。修复重建项目通过生态修复策略修复垃圾山,引进适宜当地的植栽物种,促进基础生态系统延续,并逐步改善基地土壤质量,实现土壤净化、绿地恢复的目标。
这是一个技术含量极高的活儿。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为保证园博会按期开园,完成垃圾场生态修复工程,他们最终选择了“好氧技术与封场治理相结合”的方案。
记者了解到,具体原理,就是将新鲜空气和水加压后,用管道注入地下垃圾填埋深处,同时把其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抽出,并对反应物的温度、湿度与垃圾气体进行监控,激活垃圾中的微生物再生,从而将垃圾堆体所处的厌氧或兼氧状态变为好氧状态,加速垃圾的降解。最后,再将地下垃圾完全封闭起来,成为没有异味、不流污水的“净土”。
通过清华大学及美国、欧洲类似的治理经验,采取耗氧降解技术,在该垃圾场底部埋入管道,对该地块输入新鲜的空气和水,再抽出污水和沼气进行无污染处理,能迅速有效地让该地块变废为宝,重新再利用。
变废为宝 还绿于民
民生园博,重在为民。在规划阶段,武汉市政府就主动向周边小区居民征集意见,听取居民“多绿化”的建议,在建设中压缩约5万平方米建筑体量,将部分楼阁亭台等建筑改为绿地;调减25万平方米硬质铺装,将硬质的市政沟渠改为生态草沟,水泥材质的园路和广场改为草坪砖等透水设施。绿地率由62%提高到74.3%,增加12.3个百分点。
此届园博会口号几经修改之后最终确定为“生态园博、绿色生活”,将举办园博会的最终落脚点,放在了为城市居民打造绿色生活上,用自然生态改善社会生态。
昔日脏乱差的垃圾场,已变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生态景观带。数据显示,园博园建成后,人均新增公园绿地0.2平方米,每年吸收烟尘6.35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园博园为周边数十万居民创造了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不但环境变好了,公交等配套设施的增加让居民享受到了出行、购物的便利。
生态修复后,昔日武汉西部这片大家躲犹不及的废墟之地,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成的园博园成为湖北特色植物的秀场,形成百花迎春、百果映秋的景象,真正实现了申报园博时描绘的“变废为宝”的美好愿景。
从规划之初,武汉园博就确立了永久惠民的理念,按照为子孙后代留下一座“绿肺”的出发点来做。如今,张公堤上,一带十园,占地3000多公顷的绿色部落,绽放异彩,用旖旎的美景向世人诉说“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