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梦羽
任何一个企业家,都会被赋予时代色彩。如果对比今天和上世纪90年代的女性创业,外部环境以及自主创业的需求、动力、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总体来看,上世纪的创业以“需求型创业”为特征,以改善物质条件为动力,社会对女性企业家持有一定成见。而今天的创业以“机会型创业”为特征,以创造新的社会价值为动力,女性创业者获得了更多社会认可。
最近,中国企业家智库联手木兰汇公益基金会发布了《2017中国女性创业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释放了巨大的空间,伴随着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女性创业者进入更多新兴行业和领域。女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已经扮演着崭新的角色。
30岁是女性创业“黄金年龄”
该调查覆盖了“60后”“70后”“80后”“90后”的女性创业人群。通过调研发现,30岁前后是女性创业的“黄金年龄”。有近七成的女性第一次创业的时间在30岁左右。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M”形曲线,也说明了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生命周期的特点。在这个周期中,15~20岁,女性劳动参与率迅速上升,形成第一个高峰;20岁以后,女性由于婚育而退出劳动力市场,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形成第一个低谷;孩子长大以后,大约在35岁左右,劳动参与率再次上升,形成第二个高峰;50岁以后,劳动参与率一直呈下降趋势。
30岁左右的女性的思想趋于成熟,生活上更加独立自主,对创业的身心准备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如果遇到好的创业机遇,创业激情便会“一触即发”。“80后”“90后”现在正处于30岁左右,与前辈们相比,她们普遍受到良好的教育,经济状况较为理想,视野更开阔,因此,她们的创业率相对较高。
《2017中国女性创业报告》显示,27.90%的女性企业家在26~30岁创业,41.86%的企业家在31~35岁创业。30岁前后是女性创业的“黄金年龄”。
四成五的女性先有积累后创业
商业管理是一种高度依赖实践的专业行为,无论是家里有人经商,或是自己在企业中做过一段时间,女性创业往往与之前从事的工作有很高的相关度,属于同一行业或者相关领域。商业经验的积累,能够提高女性创业的成功率,是女性创业的加分项。
四成以上的女性第一次创业之前曾从事商业工作。该次调查样本中,女性第一次创业之前,有商业从业经验的比例达到44.46%。有人经过国有大公司的历练,有人在大型上市公司做过某事业部负责人,有人在相关产业进行过资产投资,有人在国外互联网公司中做过产品经理……她们的经历五花八门,这些经历影响了她们的创业方向。
在创业之前,近四成半的女企业家有商业经验。这说明,现代女性在创业时十分理性,拥有一定的积累之后再投入创业。
女性创业分布行业广
今天,创业受“硬科技”驱动的特征明显。在《福布斯》杂志发布的“值得关注的新三板企业”中,企业的主营业务绝大多数分布在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机械和设备制造、医疗、专业咨询服务等领域。在科技部公布的2016年中国131家独角兽企业中,有10家企业由女性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创办,占总数的7.6%。“科技中的女性”话题讨论越来越热烈。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女性创业的行业覆盖比较广泛,年轻一代的女性创业者进入男性主导的“硬科技”、金融领域较多。女性创业的选择越来越多元,一位从事建筑工程的女性创业者说,在她参加的一个培训项目中,男女比例是9:1,男性做影视IP、金融,而女性做基建、阀门。一位创业十多年,从事传统制造业的上海女企业家表示,“现在的女孩,30多岁就很厉害,她们非常进取,善于倾听别人,跨界能力很强。商业新业态越来越多,“80后”“90后”不少有留学经验的人,能看到很多前途和未来。”
《2017中国女性创业报告》显示,女性创业分布的行业非常广泛。互联网、金融、服务行业的女性创业者占样本企业的55%。
务实理性的“梦想家”
调研发现,女性创业者普遍更“低调”、更务实、更理性,她们更像是一类隐形的“梦想家”。她们并不会刻意把创业包装成一种概念。创业之初,她们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来打磨产品、提高服务、研究客户等方面,而较少做大规模的宣传推广。换句话说,她们并不想成为“网红”,她们更想实实在在做好自己的企业。
《2017中国女性创业报告》显示,女性创业的最初动力更加务实。在此次调研的个案中,女性创业的驱动,有的来自家族事业的传承,有的来自个人职业瓶颈的突破,有的来自发现有趣、有价值的项目,有的来自很强的责任感。在创业过程中,她们更看重“成长的维度”,有能力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
家庭与事业的“多面手”
在此次调研中,女性创业者强调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把握婚姻和事业的平衡,家庭是女性创业最大支持力。
这是男性和女性创业者最大的不同之一:女性是多面手,不仅创业还有极重的照顾家人的责任。男性企业家基本上都以事业为重,很少面临家庭与事业的冲突,但女企业家常常面对这个问题。
对创业者来说,时间都是公平的。这意味着,在婚姻和家庭中承担更多责任、花费更多时间的女性,与男性相比,用在创业上的时间“相对不足”。因此,女性创业意味着更多的付出。
破解女性创业的障碍:
■ 根深蒂固的偏见与传统观念
创业是一场“无性别运动”。但事实上,对性别的偏见一直存在,尤其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商业世界。《2017中国女性创业报告》调查发现,女性创业面临的排名前三位的困难和障碍有:
假设把这些问题反过来看,也就是说,无论在家庭之内还是家庭之外,女性如果获得男性的理解和支持,可以在商业世界中释放更大的潜力。
报告看到了女性对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平衡的自觉,也看到了男性开放的心态和观念的变化——很多创业成功的女性都认为自己“很幸运”,得到了另一半的理解。很多创业成功、心态开放的女性,其配偶往往具备一定的从商经验,无论是否共同创业,他们都能更好地理解对方。
慈铭健康董事长韩小红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服务产业的发展,女性可以很大程度上从家庭事务中解放出来,这将释放出很大的创业动力。
■ 资金是制约女性创业的重要因素
根据TechCrunch2016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2010年至2015年,全球仅有10%的风险投资流向了女性。据估计,女性创业的年度财务缺口达2600亿~3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万亿元),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中型企业。
《2016中国女企业家发展调查报告》显示,女企业家主要集中于服务型企业,具有“小而美”的特点。
资本,是制约女性企业规模的重要因素。但我们也发现,女性创业对资本的追逐并不狂热。她们往往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资金池也在创业过程中逐渐扩大。这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女性较强的风险控制意识。
另外,女性解决资金问题的手段也非常灵活。例如,一位从事制造业创业的女性企业家创业比较顺利,但2015年前后遇到回款难的问题,她及时调整战略,引入资本合作方,并寻找与合作方匹配的客户,既帮助客户解决资金问题,也解决了自己的工程回款问题,还完善了与合作方的合作模式,可谓一举多得。
《2017中国女性创业报告》显示,女性创业启动资金48.13%来自自有资金,18.37%是向家人、朋友的借款,16.77%来自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支持。女性创业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的使用比例较低。
■ 社会资本薄弱
波士顿咨询公司在《弥合创业性别鸿沟:网络的力量》报告中,强调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的重要性。报告认为,社会网络可以带来愿望、长期规划和增长;新的或改进的商业技巧和更好的商业理念;合作和信任;更多的资金以及情感支持。
《2017中国女性创业报告》发现,女性创业者的社会网络相对有限,不像男性创业者擅长编织社会网络,从中发现合作机会。有接受访问的女性创业者表示,一直都在寻找合伙人和投资人,感觉“比谈恋爱都难”。事实上,由于社交圈子的“同质化”,女性企业家之间的合作和利益绑定较弱,女性寻找合伙人的成功率可能远远低于男性。
女性创业亟待改善和提升的六种能力
《中国女性创业报告》调查发现,女性最希望提高的六种能力如下:
女性企业家共同的优点就是细致,但是对宏观战略的把控能力有欠缺。因此可以看到,能影响行业和产业格局的大公司很少是女企业家创办的,这些大公司的战略性都非常强。创业阶段的女性也非常需要战略眼光,这样能够把握住更大的机会。
另外,这六种能力都是社会资本发生作用的场域,社会资本丰厚的创业者能够更容易获得这六种能力。所以,女性创业要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掘金”社会资本的能力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