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4月11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行•范 民法总则:推进民事权利保护性别主流化 网络时代更应让缺席的女性归位 研究视窗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6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时代更应让缺席的女性归位

——由emoji表情符号增加职业女性形象引发的思考

emoji新增职业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红绿灯

2015年“三八”妇女节谷歌图标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阅读提示

近日,emoji陆续增加一批展现职业女性形象的表情符号引发关注。作者认为,纵然emoji表情符号的更新对于展现性别平等是一种进步,但不容忽视的是,性别偏见依然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并得到复制和再生产。传播在人的性别社会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一种新潮的“语言”,表情符号也在无形中定义着性别。而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还需要漫长的努力。

■ 刘天红

近期,ios系统10.2版中的emoji表情符号,又加入了更多的职业女性形象,这批新增的职业女性符号包括女警察、女消防员、女法官等,无不英姿飒爽,让人眼前一亮。而在此前于2016年7月份公布的第一批意在打破性别偏见的emoji表情符号中,美国统一码联盟(The Unicode Consortium)已在emoji符号中增加了11个职业女性emoji选项,包括女医生、女教师、女科学家、女维修工等形象可供用户选择;emoji还在33个既有emoji符号中增加了不同性别的版本,比如“游泳的女性”“举重的女性”“骑自行车的女性”以及“理发的男性”等。

无疑,美国统一码联盟此举意在改变emoji表情符号中女性形象过度单一和刻板化的问题。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日益兴起,形式繁多的“表情符号”成为备受青睐的交流工具,一时间大有“无表情不聊天”之势。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超过90%的网民使用emoji表情符号。在一项关于中国网民表情符号使用情况的调查中,76.8%的受访者表示聊天时会频繁使用表情符号。表情符号一度被称为网络时代“最新潮的语言”。

网络时代女性依然难逃性别偏见魔咒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最新潮的语言”并未能建构出更为新潮的性别观念。在部分学者看来,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扁平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采用,通过赋予每个网民平等接触和使用信息资源与自由表达的权利,而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阶级、种族、性别等方面存在的不平等,使社会趋于公正。但事实是,新技术的进步未必消弭广泛存在的性别偏见。

纵然emoji表情符号的更新对于展现性别平等是一种进步,但不容忽视的是,性别偏见依然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得以广泛传播,性别刻板印象在新媒体传播技术中被不断复制和再生产:由于缺乏监管,性别偏见成为用以达致传播目的的噱头:大批“表情包”中的女性依然难逃性别刻板印象窠臼;将女性视为“性对象”“貌美尤物”依然是部分网络媒体的吸睛利器;就连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网购,也与“女性是消费者”的性别偏见嫁接,女性被定义为沉迷频繁网购的“败家娘们”而在每年“双十一”网购狂欢的段子中饱受揶揄。女性在新媒体传播中依然难逃被忽视、被消费的魔咒。

性别偏见之所以难以破除与延续数千年的性别文化与性别规范有关。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不断吸收和内化性别规范,进而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男人”或“女人”,这就是性别社会化的过程。而媒介传播在人的性别社会化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性别与传播之间相互促成,成为一个不断衍生的闭合体系。性别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观和行为,文化定义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的方式影响着传播方式;而传播方式又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性别的意义;反过来,性别的意义又影响着文化观念。

按照符号互动论的解释,我们通过传播了解自己是谁,学习母语文化中为每一个“符号”所赋予的意义。传播是我们获得自我认识最重要的过程,从出生那一刻起,我们就与他人相互影响,这种影响构成了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性别观念在父母的应答、同侪的游戏和师生的交往中传播给儿童,当儿童的某个行为获得正面反馈时就会强化这一行为,久而久之,习得的行为规范就会内化到一个人的生活中。内化了的规范也会成为一种“惯习”,而逐渐历史性地积累在社会的整体行动结构中。对传统性别规范的重复和“表演”成为个人在社会中正常生存下去的方式,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而改变这种“自然而然”的行为需要漫长的努力。长期以来存在的将女性定义为“家务劳动操持者”而不是职业女性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以至于人们在潜意识中,常常难以在“女性”与“医生”“律师”“警察”等形象之间建立联结。笔者不禁想起一个经典的脑筋急转弯:一名病人被带到了急诊室,但医生说,我不能胜任这台手术,因为病人是我儿子。但该医生并不是孩子的父亲,为什么手术不能进行呢?这则脑筋急转弯成功难住了很多人,因为它建立在人们潜意识中认定所有医生都是男性的基础之上。

语言定义性别与网络表情符号

这种自然而然的、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鲜明地体现在语言系统中,女性主义者早就敏锐地发现,语言定义着性别。语言系统往往贬低女性,甚至抹杀女性的存在,这样做,其实是以男性及男性经验作为标准的。以西方语言系统为例,常存在对女性的排斥和忽略,比如商人(businessman)、主席(chairman)、邮递员(mailman)、人类(mankind)、绅士(gentleman)等词语仅以“男性”身份出现,女性则被忽略了。同样的情况在中国文字中也存在,今天我们所用的、专门用以指称女性的“她”字实际上是20世纪20年代才由刘半农先生所创,旨在强调男女平等和便于区分。

语言系统中对女性的忽略往往潜移默化地导致实际生活中对女性的忽略。研究表明,当人们听见或看见男性通用语言时,首先想到的只是男性。在一项权威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一群大学一年级学生虚构一个普通学生的故事,当研究人员的指令中以他(he)指代这个普通学生时,只有12%的学生所虚构的故事主人公是女性。但是,当指令中以他或她(he or she)指代这个普通学生时,有42%的故事主人公是女性。

语言系统中的性别偏见除了对女性的忽视之外,还有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化,例如形容女性的用语更多与其外表有关,新闻用语和日常用语还常常体现出“女性被动、男性主动”的社会观念。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语言,表情符号同样复制和再生产了语言系统中存在的对女性的忽视和刻板化。这种忽视和刻板化也会影响表情使用者的性别社会化过程。可以想见,对于频繁使用表情符号进行交流的“00后”一代来讲,消除了性别刻板印象,为不同性别赋予了更多自由度的emoji表情符号将会鼓励他们在性别社会化的过程中,自由地探索“长成一名男性”和“长成一名女性”的多种可能性。

从不同领域打破性别偏见

值得欣慰的是,尽管打破性别偏见的过程异常艰难,但也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除emoji推出的更为多元化的性别表情符号外,类似的变化还在一点点推进。此前,美国财政部部长已经宣布,确定在将于2020年发布的新版10美元纸币上印上女性头像,事实上,德国、以色列、澳大利亚和阿根廷均已发布印有女性头像的纸币;2017年3月7日,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心商务区安装10个有女性形象的红绿灯,找回公共空间中缺失的女性形象;Facebook公司于2015年更改了其“新增好友”功能和“群组功能”的图标,采取将男性和女性头像调整为相当大小、将女性头像前置并居于中间位置等方法,显示对女性力量的重视。

此外,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已成为各家网络搜索公司比拼节日图标的大舞台,自2013年起,谷歌公司连续推出富含性别平等意味的图标,展示不同职业领域、不同种族和民族中的女性的多元化形象,成为在媒介传播中推进性别平等事业的一股清流。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