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7年2月21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知道 “十三五”规划下媒介与女性发展的契机和方略 匿名记忆:多利斯·萨尔切多的艺术 为情人节玫瑰系上性别平等红丝带    研究视窗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6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匿名记忆:多利斯·萨尔切多的艺术

《口令》

《2002年11月6~7日》

主持人: 李黎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自从杜尚打破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艺术的概念便被彻底改变。一代又一代观念艺术家借由各自的开拓性实践,已将艺术的外延和内涵扩展至无限。相对于鼓噪喧嚷,以内敛和沉静的方式呈现现实的波澜似乎更令人信服。因此,越来越多的观念艺术家选择以客观、理智的态度表达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察与思考。多利斯·萨尔切多(Doris Salcedo)便是其中卓有成就的一位。

萨尔切多1958年生于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曾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接受专业训练,并于纽约大学取得艺术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她的早期作品根植于本国的历史、社会与政治问题,聚焦于暴力与毁灭给人类带来的深切疼痛。我们知道,对现成品的挪用与重构是当代观念艺术家惯用的创作手段,萨尔切多一开始也选择了以现成品为媒介,但却抽离了这些日常用品的原有功能,在新的语境中,这些寻常之物变得抽象和陌生,从而获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萨尔切多作于1989年的《无题》,一沓沓叠放整齐的白衬衣,被尖利的钢钎生生刺穿,绵软与强硬的突兀感象征着一种力量悬殊的暴力侵犯,它隐喻的是发生于1988年的香蕉种植园工人被带离家园后惨遭杀戮的事件,而行凶者实则受到政府军的授权。而由43个壁龛和40个盒子构成的《反抗者》(1992~2004),在半透明的动物皮塑封的壁龛和盒子中,摆放着成双或单只女鞋,这些鞋子是萨尔切多从哥伦比亚失踪、遇害女性的家属手里收集来的,它们承载着深沉而又虚妄的不可承受之轻。而将动物皮与墙壁相“缝合”的外科手术用的黑线,则强化了人们心中那份难以言说的被撕扯的疼痛。2002年,为纪念1985年游击队攻入波哥大司法部17周年,萨尔切多创作了《2002年11月6~7日》,花费52小时(政治暴乱的时长)将280把椅子从司法部大楼上缓缓降下,以这一“记忆的过程”唤醒人们对如今仍时有发生的武装暴动的警觉。

从局域到整体、由微观到宏观,萨尔切多渐渐将关注点转向世界。2007年,她在泰特美术馆著名的涡轮大厅创作了触目惊心的《口令》。她先是在地面上浇铸了80厘米厚的混凝土,然后在上面造出了一条类似于地壳运动留下的裂缝,面对这条从展厅门口裂开的缝,没有人可以无动于衷。艺术家借用圣经故事为题,讲述的却是当代社会面临的困境,例如边界、种族、移民、难民等问题。

萨尔切多的冷静与克制是饱含深情的,她有意选用植物为媒材,隐喻那些本该生机勃勃却过早凋零的生命。例如,在《无声的祈祷》(2008~2010)中,她将近似于棺木长度的桌子两两相对叠放,桌面与桌面之间填满泥土并撒上草种,待绿色的小草从上面桌子的缝隙中顽强地钻出,死气沉沉的“墓冢”便生发出令人心碎的依稀的希望。这件作品是萨尔切多与在洛杉矶帮派械斗中丧子的母亲们深入交流后创作的,她知道自己无力弥合她们的创伤,只能以这样的方式送上些许抚慰。再如,为纪念一位遭绑架被蹂躏致死的女护士而作的《像皮肤的花》(2014),这是一块由经过防腐处理的玫瑰花瓣拼成的暗红色薄毯,纹理清晰的花瓣被线缝制在一起,给人以脆弱、破碎的感受。

萨尔切多以诗意的感伤祭奠历史,唤起人们已然消失和正在消失的记忆,这是一种与遗忘的对抗,而对抗的目的是为了不让这个世界倒退。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