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用 彩色丝线绷建而成的母亲艺术机构的LOGO-M(“母亲”的英文第一个字母)
美学手作体验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任然
“蜀绣是什么?在你脑海中,出现的是芙蓉?锦鲤?熊猫?”近日,“90后”女孩,蜀绣传承人胥一兰,身披蓝黑格子的羊毛披巾,站在演讲台上,柔声问。
“学者会说,蜀绣又名‘川绣’,是入选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传统工艺。”胥一兰微笑着说:“而我认为,蜀绣是巴蜀先民美化生活的手工艺,它是艺术。而艺术是一种弥漫在生活状态中的一个存在方式,艺术不过是长途跋涉后的返璞归真。”
胥一兰说,艺术怎么可能会丢失呢?只要我们活着,它就会一直在啊。只是看用什么形式让它说话。
如今,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手工艺,让其不断代,让其重新回到人们生活之中,实现价值,是相关各界讨论的焦点话题。
创新加创业,或许为其开辟了一条较为宽广的路径,而走在这条路上的大多都是新生代,还有很多“她”。
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孵化园举办了一场“让世界发现她——母亲艺术手工艺创新创业路演嘉年华”的活动。站在路演项目台上的她们,一一展示着各自在“双创”路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链接的成果;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导师、评委及嘉宾们,也以此为主题纷纷发表观点。
胥一兰的项目叫作“信物”,在手帕或其他编织物上绣上蜀绣,成为信件或做成礼物,在人与人之间传递。
不仅有这样的实物,胥一兰还开展一些蜀绣的体验活动,有私人设计定制体验,有亲子体验,也有手工刺绣设计制作体验等。
据悉,目前这些信物和活动,受到人们的喜爱。
此外,在当天路演项目中,还有致力于建设亲子手工平台,将中国传统技艺通过目前大热的亲子活动方式来传递传播的项目;有以蝴蝶翅膀作画的非遗工艺为基础,延伸出的蝴蝶养殖、蝴蝶工艺品生产的项目;也有专门为中国设计师与艺术家及传统手工技艺搭桥的项目。
据悉,这些都是参加母亲艺术手工艺创新创业项目大赛,经过评委会两个月的甄选最终得奖的项目。
活动中,现场评委对项目进行了点评,认为“她们”有创新,但都还比较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
“安仁民艺传习馆”及“以手维生民艺机构”发起人彭宇先生为此次路演评委之一,他在现场进行了“民艺的孵化及创新”的指导,他提出商业最根本的本质是“生生不息的创新”。他提醒创业者“任何一个企业,无论是商品的创新、营销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你的创新一旦结束了,你的企业就结束了。”
警钟响起的同时,一条可供摸索的创新门道也向“她们”悄然开启。
另一位评委,台湾SOHO协会创会理事长张庭庭女士与创业女性展开了关于女性与品牌、传统与当下的思想对话,受到了在座女创客的热捧和追逐。
当她讲述她为台湾本地原山部落的一项染织技术及重庆夏布的文创改造故事时,在座女性连连赞叹。
在台湾,张庭庭女士将原名为“石壁染织”的品牌,结合部落传说改名为“太阳有脚”,并对其产品进行了一系列文创改造后,该品牌走向了世界。
在重庆,她同样追本求源,将原本叫“三忆斋”的夏布品牌,结合创始人个人传奇经历改名为“感懒树”,再对其工作室等进行全套文创改造。之后,“感懒树”成为重庆的标杆品牌,并入驻了当地最高端商场。
张庭庭女士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她深爱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手工艺,通过创意将中国传统国粹实现当下价值,从而得以传承不断,继而走向世界。这个工作的相关项目她已从事了几十年,辅助了众多手工艺企业实现了梦想目标。
她在对话现场,以自己的经验给女创客们传授了众多“干货”,她界定了“文仿”与“文创”的区别,讲述了如何提炼情怀、萃取文化、洞察消费、打造品牌独特价值,告诉女创客们要“借形”“取意”“转用”“融贯古今”,从文化汲取创意。
她说:“建构品牌的关键,不在能否超越竞争对手,而在能否洞悉人心,创造独特的分享价值,让顾客愿意主动传播远扬。而消费者分享的内容除了商品本身,更有依附于商品背后的情境与故事,因此‘人’才是品牌的主轴。不管是新创品牌还是既有品牌想脱胎换骨,将人文情感融合消费洞察,是这个年代的品牌新思路。”
她用一段诗意的话来解析人文品牌,“是凝敛舍我其谁的情怀,诚于中形于外;让顾客因你而感觉自己存在,所以愿意用荷包为你喝彩。”
据悉,“母亲艺术”是2014年四川省妇联发起的公益品牌,2016年列入四川省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项目。“母亲艺术”以“尚善尚美”为初心,关注手工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推动居家灵活就业,持续关注和帮扶贫困妇女。近年来与“双创”结合,正在将文创、公益与市场接轨,成为政府、学界、企业、商家和生产经营者平等对话、沟通交流的女性创业生态圈。
导师点评金句
★ 商业的本质是“生生不息的创新”,民艺的孵化及创新也不例外。创新一旦结束了,你的企业就结束了。
★ 女创客们要“借形”“取意”“转用”“融贯古今”,从文化汲取创意。将人文情感融合消费洞察,是这个年代的品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