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耿兴敏发自北京 1月4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下简称《规划》),其中提出,适应新的人口生育政策,实施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加强妇幼保健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增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14万名。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对改善基层医护人员特别是基层护士执业生态环境提出明确要求,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护士。规范护理院校教育、继续教育,扩大高职起点护理人才培养规模,逐步压缩中职护理人才培养规模,并引导其向基础护理、养老护理转型。发展临床专科护士,逐步开展专科护士培训。加大社区护士培养力度,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切实保障护士待遇,维护护士合法权益,发挥护士在预防保健、自救互救、慢性病管理、精神卫生管理服务、老年护理、康复、生殖健康咨询等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助产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逐步构建完善的助产人才培养体系。
《规划》提出5项主要指标:到2020年,全国卫生计生人员总量达到1255万人,全科医生达到30万人以上,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2.50人以上、注册护士达到3.14人以上、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达到0.83人以上。
《规划》提及的7项主要任务包括:补齐短板,加强基层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导向,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素质,加强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突出预防,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创新驱动,加强高层次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社会,加强健康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发展,加强计生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注意到,《规划》在职称制度改革和创新评价使用机制方面也做出了新的规定。
基层卫生人员因为工作特点和环境因素影响,有经验而学历不高特点突出,论文就成了他们往上走提高待遇的瓶颈。《规划》提出,建立健全符合卫生计生行业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
《规划》提出,完善职称晋升办法,增加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岗位比例,拓宽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提高评审科学化水平,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探索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职称直聘办法。
有专家表示,这些举措有望进一步增强基层岗位吸引力,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倡导通过城乡人才联动和一体化模式,加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提升服务能力,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