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官兵在中老缅国界附近开展巡逻 钱程/摄
王小雪/摄
第53次联合巡航整装待发 王小雪/摄
第53次联合巡航中 钱程/摄
编者按
2011年湄公河“10·5”惨案发生后,在中国的倡导下,中老缅泰四国迅速建立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共同打击跨国犯罪,维护流域安全稳定。五年来,这一国际执法合作机制是如何建立完善的,对维护湄公河流域安全稳定、保障沿岸各国人民合法权益、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中国深化与友邻国家交流合作带来了哪些启示?今天,本报为读者一一讲述。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
记者 徐旭
□ 谢丽勋
2011年~2016年,注定是湄公河不平凡的五年,她曾一夜凋弊,复又惠泽四方;注定是沿岸各国人民不平凡的五年,他们一度生计无着,复又安居乐业;注定是中老缅泰不平凡的五年,举世震惊的湄公河“10·5”惨案让四国空前团结在一起。
2011年,为驱散湄公河上的“阴霾”,恢复“黄金水道”的繁荣,中老缅泰四国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发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包容并蓄、平等互利的“湄公河精神”,创造性地建立起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共同维护流域安全稳定。
时至2016年,四国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已创立出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的新典范,有力打击了流域跨国犯罪活动,有效保障了国际航运安全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向着更深层的合作、更远大的前程迈出坚定步伐。
吹响湄公河上的号角
澜沧江—湄公河,全长4908公里,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后注入南海,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也是沿岸各国人民商贸交流、友好往来的“黄金水道”。
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个时期以来,这一“黄金水道”并不太平。贩卖毒品、走私枪支、拐卖人口等犯罪活动在湄公河“金三角”地带频发,航道上也时常发生抢劫、勒索、绑架、杀人等恶性案件。
2011年,13名中国籍船员被残忍杀害、抛尸江中的湄公河“10·5”惨案举世震惊。
那天后,一度繁忙的湄公河顿时停航停运,安全形势陷入低谷,靠河谋生的沿岸各国人民陷入深深的恐慌。
为尽快缉拿凶手,给遇难同胞家属一个负责任的交代,还沿岸各国人民一片安宁的天地,中国政府自觉扛起了这份历史责任。
第18天,时任中国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亲赴云南西双版纳,推动彻查“10·5”惨案,并踏查澜沧江—湄公河航道,呼吁建立中老缅泰四国维护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安全的执法合作机制。
第25天,四国同心。中老缅泰在中国北京召开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会议,并发表《关于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的联合声明》,携手宣布:切实履行维护湄公河流域治安稳定责任,迅速建立四国湄公河流域安全执法合作机制,还沿岸各国人民以和平安宁,使湄公河真正成为安全幸福之河、繁荣发展之河。
第50天,四国共识。在北京召开的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部长级会议,决定自12月中旬起开展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并在中国云南关累港举行首航仪式。
寥寥50天,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机制破壳而出。寥寥50天,四国患难与共、攥指成拳,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这背后,正是中老缅泰四国团结一心吹响的护航湄公河号角——中国,20天完成人员集结、25天完成通讯网络联接、30天完成执法船队改装、38天完成临时营房建设、50天完成水上支队全面组建;老挝,授命湄公河沿岸边防部队承担联合巡逻执法任务;缅甸,在万崩专门成立水警部队;泰国,在清盛港成立打击湄公河流域违法犯罪执勤中心。
共复“黄金水道”的繁荣
2011年12月10日,是一个足以载入湄公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首次巡航正式启动,已中断两个多月的湄公河国际航运终于恢复。
然而,巡航并不是“张灯结彩唱大戏”,而时刻都可能面临潜在危险。第二次巡航,编队就遇到了紧急情况。
2012年1月14日晚,中国商船“盛泰11号”在从泰国清盛港返回云南西双版纳关累港的途中遭遇枪袭。接到报警后,中老双方紧急启动联合处突预案。老挝孟莫军营派出部队从陆路赶赴现场,中方执法船也搭载8名老挝执法人员连夜驰援。
1月16日,巡航编队将“盛泰11号”安全护送回国,所有船员毫发无伤。
尽管与危险同行,但随着四国执法人员增进交流互信,联合巡航不断取得突破——第三次巡航,缅方和泰方指挥官登乘中方执法船参与巡航;第四次巡航,老缅泰都派员参加,泰方还为巡航编队补给油料,中方也首次登乘缅方执法船开展交流。
到2013年5月第十次联巡后,四国已固定每月开展一次联合巡逻执法,形成了机制化、常态化。一次次的巡航,给沿岸各国居民和商船带来了安全感,昔日的湄公河“黄金水道”也再现繁荣。
据中国公安部边防管理局统计,截至中老缅泰第52次联合巡逻执法完成,总航程2.6万余公里,总航时1735小时。其间,四国共派出执法人员8066人次、船艇386艘次,共检查船只682艘次、人员3481人次、货物5.02万吨,成功救助遇险商船116艘次、船员454人次,护航商船420艘次,累计为沿岸各国居民挽回经济损失1800万元人民币。
联手铲除“金三角”毒瘤
湄公河流域山峦叠嶂、峡谷众多,特别是位于缅甸、老挝、泰国交界的“金三角”地带有大片的交通死角,因这一地区长期盛产鸦片,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早已闻名于世。
2013年3月19日清晨,前方传来消息:大批毒品被连夜装上一艘货船,驶向湄公河下游地区,极有可能于当天下午经过老挝境内的孟莫码头。中老两国立即启动联合巡逻执法合作机制,对途经孟莫的船只进行拦截查缉。
最终顺利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通过对船体近一个小时的搜查,一举缴获冰毒579.7千克。
破获此案的意义重大。据介绍,这不仅是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合作机制以来,破获的首例跨国毒品案件和最大规模贩毒案件,打响了四国联合扫毒的第一枪,也创造了湄公河流域联合执法新模式,从情报交流到联合查缉,都受到四国高层关注。
2013年4月,首届中老缅泰“平安航道”联合扫毒行动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启动,历时两个月,取得重大战果。7月,四国一致认为,要将这一行动常态化,并专门开展打击糯康残余势力联合行动。8月起,四国相继在“金三角”地区抓获多名前糯康团伙成员,破获了一批贩毒和暴力袭击案件,收缴了大量武器弹药。
如今,四国已在湄公河重点水域定期开展联合查缉行动。联合扫毒三年多以来,特别是2015年柬埔寨和越南加入后,“平安航道”联合扫毒行动已上升为澜湄合作机制下的一项重要执法合作内容,有力打击遏制了湄公河流域毒品犯罪活动,维护了整个地区的安全稳定。
谱写澜湄合作新篇章
五年来,四国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越来越密切,联合巡逻执法已实现每月一次的常态化运行,并已从单一的联合巡逻发展到联合扫毒、联合搜救等多元化合作模式,从传统合作领域拓展到打击恐怖主义、非法出入境、拐卖人口、网络犯罪等新的合作领域,成为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的成功典范,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法律制度的相邻国家开展多边执法安全合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范本。
据中国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统计,五年来,仅在打击拐卖人口犯罪方面,四国就先后破获案件200多起,成功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460余名。
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雷著宁直言,四国联合执法安全合作,将多边区域执法安全合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为新建立的澜湄国家合作、中国与东盟地区执法安全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只是澜湄合作宏伟蓝图的一角,但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四国构筑了前所未有的执法合作关系,不仅有效保障了湄公河国际航运安全,也积极促进了湄公河沿岸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这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