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12月16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综合新闻 让文明之家为和谐社会助力为中国梦加油 “最北夫妻警务室”偏远苦寒处送大爱 南昌举办全国文明家庭故事社区分享会 全国少年儿童生态道德教育论坛举行 连云港书写新时代的“西游记” 合肥滨湖新区十年“变形记” 重庆为妇女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滩涂变都市 村民变居民

合肥滨湖新区十年“变形记”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

记者 王蓓

如果不是刻意回想,几乎再难有人清晰地记起这片土地上曾经的模样和人们过去的生活。

“这里紧邻巢湖,地薄,我们年纪大的都靠打鱼为生,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现在可是大变样喽!”11月末,坐在合肥市包河区滨湖新区康园小区洒满阳光的三居室里,70岁的娄香珍眯缝着双眼望向窗外——与十年前抛荒的滩涂圩地、荒草丛生不同,如今高楼林立、设施完善的现代化滨湖新区,早已比肩甚至超过她们曾“特别羡慕向往”的合肥老城区。

十年,196平方公里,16万村民变居民,她们洗脚上楼、洗脑进城,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楼群崛起需要的只是时间,而人们从生活方式到思想观念的转变绝非一朝一夕”,回望十年,包河区委宣传部长吴红感慨不已。

多方保障,口袋鼓了才能安心进城

自打六年前从打工20多年的上海回到合肥,在家门口创业,如今43岁的徐燕不仅有了自己的事业,还带动周边20多个回迁户居家就业,每月可增加三四千元的收入。身为老义城街道南徐村人,徐燕并不讳言昔日生活的窘迫。17岁外出务工,流水线上的埋头苦干和日渐上升的职位,给了她家乡贫瘠土地上绝对无法“刨”出的收入,却也让她“心里空落落的,大都市的漂泊没有归属感,父母高龄却无法照料”。

滨湖新区开发重建的消息,给了徐燕回乡的动力。2010年年底带着针织行业学来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回到合肥,在区里各项政策、资金的扶持下,2011年7月,她的服装加工厂,就在家门口的包河工业园鸣锣开张,同时带动解决附近失地农民就业。

在滨湖,像徐燕这样的返乡创业人员还有很多。“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才能让她们在洗脚上楼后安心生活。”采访中,亲历滨湖新区一路发展变化的包河区妇联主席李爱文,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事实上,为帮助失地农民就业,每年,区人社局都会牵手妇联、工会及街镇各部门联动,实现创业就业平台的聚合。走访就业意愿、宣传就业信息、培训就业技能、送扶持政策、提供维权服务——“一条龙”的“点单式”服务,让失地农民安心。

需要安心的,还有这块土地上曾经的留守老人们。“我们过去再不济也还能有两亩地保底,以后地没了,又没能力工作,怎么办?”十年前,有这样担心的老人不在少数。

“一次性交付1.8万元,年满60岁之后即可按月领取养老金,金额逐年递增”,如今,娄香珍和老伴每人每月620元的养老金,“足以支付基本生活开支”。2011年回迁至滨湖康园小区后,按政策分到三套住房,除一套自住外,还有两套可以出租。老伴老当益壮,又在附近企业做保洁,每月还有2000多元收入。“反正是比过去打鱼好。”老太太抿嘴直乐。

此外,近在咫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名校分校、完善周到的社区公共服务……让这里的居民“越来越多找到了城里人的感觉”。

多元共治,精神富足才能比肩城市

“刚搬来时,我可不好意思说我是康园小区的,回迁小区嘛,又脏又乱,说出去总觉得低人一等。现在,市区的亲戚都羡慕咱这。住在这里,骄傲得很呢。”采访中,爱说爱笑的社区舞蹈队队长孔正年,热情地拉着记者在小区里转悠。

“过去可不敢这么随便溜达,说不定就会被‘不明飞行物’砸了脑袋”,五年前刚回迁时,高层窗户里随手扔垃圾、楼道里放马桶、拧开消防栓取水、在小区里开园种菜……种种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

“洗脚上楼容易,如何改变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从精神上真正变成城里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康园小区是义城街道第一个回迁小区,也是包河区当时体量最大的回迁小区,“每一点改变都具有标杆和示范意义”,四年前曾在当时义城街道任职副书记的区妇联主席李爱文说。

“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和提升广大居民综合素质为重心,创建一系列广大居民支持理解并参与的有效载体。”在李爱文看来,“楼长制”是其中卓有成效的举措,撬动了社区居民自治的第一块基石。

“脱胎”于乡村的社区,必须使用过去乡村熟人社会的治理模式。“觉悟高、有威信和凝聚力,是街道当时甄选‘楼长’的唯一条件”。曾担任20多年村妇代会主任的娄香珍,就是康园小区38位楼长之一。虽然回迁时并没有按村民组划分楼栋,凭着天生的热情和过去的威望,“临危受命”的娄香珍,还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楼栋里各家各户的情况摸了个遍,“找到机会就要跟她们说说环境卫生小知识和文明常识”。

随着不文明举动越来越少,居民生活越来越安稳富足,街道又把“开展精神文化活动”提上了议事日程。超越舞蹈队、方韵戏剧社、花船队……街道一手扶持,社区活动室提供场地,10支文艺团队红红火火地成立起来,频繁开展活动。

一项项针对居民需求“量身定做”的服务也相继与居民见面:针对儿童、青少年成立“尚知学堂”,每天放学后将孩子们聚集在一起,做游戏、开展课外阅读;针对居民们的业余生活单调化,成立“康乐影吧”,播放居民喜爱的电影、戏曲、评书,拉近邻里关系;建立“社区讲坛”,采用讲座报告等形式,为居民提供就业培训、科普知识、医疗保健知识。

2014年包河区开展公益创投,又引入培育孵化类、社区营造类、社会治理类、专业服务类、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和服务项目,推动基层政府角色的转变。随后,试水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专业社工人才队伍为支撑、社会资本为补充、社区自治为落脚点的社区民主自治机制。让陌生的人动起来,让动起来的人熟悉起来,让熟悉的人信任起来,让信任的人凝聚起来。大家有话好好说,遇事好商量。文明氛围逐渐形成。

而今,“滨湖新区已经实现党建领航、协同共治,多元力量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的引导、支持、激励下,参与社区治理,推进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事务共商、人才共育、文化共兴,以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目标。”吴红告诉记者,她们下一步的目标是,将这些过去的“泥腿子”培养成“精神贵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