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12月15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教周刊 小荷 记忆深处的温暖 古城 银杏飞扬 脚下这片土地 我们的梦 永远要念那个人的好 螃蟹逃跑记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忆深处的温暖

他扬扬长眉笑了笑,整好车推着,慢慢离开。我突然想起还没有给钱,就冲着老人的背影喊:“爷爷,我还没付钱。”老人没停下脚步,只是回过头,眯着眼睛,笑着摆了摆手。那一瞬间我发现怀里的红薯好烫,一直到心窝,都暖暖的。

■ 安徽省芜湖市第四十三中学八(3)班 徐琴

秋深天凉,坐在教室,曾经的我常情不自禁地望着校门口三辆卖烤红薯的车。

那时觉得幸福很简单,简单到买个热腾腾的烤红薯,就能乐上半天。

三辆卖烤红薯的车我都光顾过。第一辆车的车主是个很粗犷的男人,他的红薯车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烤出的红薯也如同他本人一样不拘小节,常常会有点焦味或没熟透;第二辆车的车主是个烫着小波浪的中年妇女,她家的红薯又香又糯,火候也正好,每天下午她的红薯车都被团团包围。她一边笑眯眯地应着顾客,一边熟练地抽出一屉红薯,一个个迅速翻身,然后再塞回炉里;最后一个是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平常他就坐在学校铁门的正右侧,那是最不引人注意的地方。我的一个同学是他的忠实顾客,我问同学为什么只买他的红薯,同学回答:“他家红薯充满了沧桑的味道,让我想起了已经过世的爷爷。”

人有不同的口味,很正常,而更正常的是“喜新厌旧”。

也不知从哪一天起,校门口渐渐多了“手抓饼车”“奶茶车”“炸鸡排车”……儿时的我们对美味的概念只有烤红薯,突然多了这么多琳琅满目的稀罕货,因为好奇自然都要尝一尝。同学们似乎很满足于这次“美食大革新”,他们渐渐地忘了那股香气,那种幸福,那抹温暖,那个烤红薯。而车主们似乎也没了信心,我曾不止一次听到“干不下去了”之类的话。

第一个放弃的是那个粗犷的男人,他原来的位置很快就被填上了,他像从没来过这里一样,带着他的车干干净净地走了。紧接着,那位能烤天下最好吃红薯的中年妇女也走了,也许她想换个地方另谋生路。没想到的是,那默默无闻在校门一隅的红薯车竟然坚持了下来。老人依旧摆在原来的位置,我也依旧买红薯。终于有一天,他从炉子里拿出一个最大的,也是最后一个红薯,用纸包好,递到我的手上,说:“孩子,我也是时候该换个地方了。这里我很喜欢,很喜欢你们吃红薯笑呵呵的样子。”我急忙点头道:“我们都爱吃的。”

他扬扬长眉笑了笑,整好车推着,慢慢离开。我突然想起还没有给钱,就冲着老人的背影喊:“爷爷,我还没付钱。”老人没停下脚步,只是回过头,眯着眼睛,笑着摆了摆手。那一瞬间我发现怀里的红薯好烫,一直到心窝,都暖暖的。

一个礼拜后,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携着手走出校门。天空突然飘起了雪花,寒意从脚底爬上来。我们紧紧相偎,不知谁说了一句:“那么多红薯车都去哪了,好冷!”

是啊,他们都去哪儿了?我好怀念。

(指导老师 刘家亮)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