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敏
毋庸置疑,男女两性在生理上存在差别,但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差异是社会文化构建的,不是单纯由生理结构决定的。性别生物决定论的观点很容易掩盖了后天对男女性别角色的习得。
据《钱江晚报》报道,日前,浙江杭州采荷二小通过改革推出了新的男女有别的学生评价标准。学校称,通过调研证实,小学阶段男孩女孩的生长发育不一样,心智发育不一样,天性也不一样,所以,对男女生也应该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必须承认,学校积极主动地进行“因材施教”的改革,初衷是好的。其中也不乏亮点,比如在体育测试中做补偿式评价,跳绳是女生的强项,以往跳绳满分是120分,其他项目是100,测试女生就占了优势,改革后,学校把仰卧起坐也调整为120分,这个项目男生有优势。这样评价就完善了。
但评价标准在穿戴仪表等方面的要求则值得商榷。标准对男生要求,“红领巾干净”;而对女生则要求,“红领巾干净平整,头发、辫子梳理整齐”;还有要求女生,能“管好自己的物品,不弄丢”,对男生则要求,“能管好自己的校服、铅笔、橡皮、水杯,不弄丢”;女生不能大声说话,男生不能奔跑、打闹;女生不能斤斤计较等等。看似是根据性别发育的差异制定了针对性的考评标准,但实际上是学校通过教育手段,通过对日常礼仪、穿戴仪表、接人待物、生活习惯的规范,将传统性别印象不断强化给男孩和女孩以“标签化”,最终形成性别定式和刻板印象——女孩是细心的、小心眼儿的、和声细语的,而男生是粗线条的、活动能力充沛的、不太讲究仪表的。生活中,既不乏存在邋遢的女孩,也存在异常整洁的男孩;既存在大大咧咧的女孩,也存在循规蹈矩的男孩,这都是个体的多样性。
早前就有学者认为,目前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差异的解释往往注重年龄、性别、智力等这些所谓的自然差异,忽略甚至无视社会因素对受教育群体和个体差异的构建,如性别、城乡差异等。十年前,北京某中学就打出了这样一则标语,“和声细语展淑女气质,谦恭礼让显绅士风度”。校长说,淑女就是美好的女人,要让我们的学生将来成为优雅的女人和男人,应该从小就培养他们的语言行为规范。这位校长的想法事实上是迎合了传统性别观念在人们头脑中的思维定式,但是这些话咋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
近来有情感专栏作家也根据“生物决定论”发明了一种“演化心理学”,他们说,男人的平均身高和体重都大于女人,所以比不过是正常的,就不该去比。不顺从自然规律的人只有自己倒霉。
这些看法总归都是“诉诸自然谬误”。所谓客观存在并非他们所总结得那样,就算如此,也不能说明就应该如此。生理决定论夸大了生理因素的差异对性别角色和行为模式的影响。
性别观念和人权观、环境观一样,体现了一种现代意识。多元化、多样性的性别呈现是促进男女平等、社会性别公平等理念形成的基础。无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职人员还是掌握舆论话语权的所谓“权威人士”是在促进建立多元化,健康、全面的性别观还是在不断传播和强化传统社会性别观和性别刻板印象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而要改变性别刻板印象和行为模式须先从教育和传播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