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妇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徐旭
杨永刚
8年前,一支新型导弹旅组建,陈志豪被任命为首任政委。
8年后,他的职务虽原地踏步,却留下了一串串如诗美名。
“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这些年,诗人胡守安的这句诗,既是他为官担当的“座右铭”,也是他为兵服务的真实写照。
作为新型导弹旅首任党委书记,陈志豪认为,只有坚持秉公用权、取信官兵,才能最大限度凝聚起备战打仗的向心力。
公道不公道,用人是导向。2012年年初,旅装备部长位置空缺,接替人选有装备部的一名副部长和发射二营营长史鹏。
有人猜测,这名副部长将“胜出”。理由是他和陈志豪是老乡,他哥和旅长是战友。
结果却出人意料。从连队干起的史鹏,精指挥、懂装备、善管理,学历、经历更胜一筹的他,在旅党委的推荐下,顺利当上装备部部长。
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陈志豪用事实告诫官兵:“部属给领导最好的礼物是干好工作,党委给部属最好的礼物是公道正派。”
那年年初,士兵提干、保送入学工作启动,13名战士经初选符合条件。不少人担心没“关系”被“刷”下来,想私下找陈志豪“关照”。
军人大会上,陈志豪敬告大家:“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事,谁动了歪歪点子,不但走不了‘后门’,就连堂堂正正的‘大门’也会被堵死。”
随后,他要求机关将士兵提干选拔条件、程序、名额等全程公开。最终,7名优秀士兵凭真本事拿到军校录取通知书。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子行不行,就看前两名。陈志豪深谙此道。作为班子首任“班长”,他时刻用“打铁还需自身硬”警醒自己,秉持“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准则。
那年,全旅更新配套文化设施建设,一家地方公司闻讯开出400万工程造价。党委会上,有人认为时间紧任务重,建议尽快签标破土动工。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我们不当败家子。”陈志豪与党委班子成员商量后,邀请上级机关文化骨干指导,拿出成熟的广播电视、音响设备等配套方案;同时带人全面考察市场,最终经综合论证、货比三家敲定建设方案,一次性节省经费60多万元。
“争当不愧对前任的后任,争做不愧对后辈的前辈。”陈志豪打心底反感哗众取宠的“政绩工程”、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他要求“一班人”不做“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的“四拍”领导干部。
旅装备库房建设工程对外招标时,10余家地方公司有意投标。一位地方公司老板找到陈志豪,直言不讳地说:竣工交付后,将给予15%的回扣。陈志豪和旅长商量后,直接把这家公司剔出竞标名单。
陈志豪兄弟姐妹6人,多数在家务农或下岗赋闲。听说旅服务社招标,弟弟妹妹登门或打电话要求承包经营。
回绝不留余地。他说:“家里有困难我尽力帮,这个忙说破天也不能帮!”经过严格考察招标,驻地一家大型连锁超市中标,物美价廉、服务周到,受到官兵好评。
陈志豪出身贫寒,却始终保持本色。官兵们说,工作之余,换下军装,在菜地里干活的陈政委,和普通农民没两样。
家属院的公寓楼设施配套建设,机关负责的科室提出,旅党委常委住房应该比士官公寓、临时来队家属楼配置齐全些、档次高些。陈志豪严厉批评道:“官兵一致首先是物质配备一致,领导干部只能少一点,不能多一点。”
最后,该旅党委常委住房设施配套标准比临时来队家属楼降低,少配了冰箱等电器。
陈志豪常说,“大事大理不能含糊,小事小节体现党性。身为领导干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做得更好;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有一年,老兵退伍之际,陈志豪来到发射三营。他问教导员赖俊:“你们营上等兵小苏表现怎么样?能不能留队?”赖俊如实回答:“排名比较靠后,正常情况留不下。”
当着赖俊的面,陈志豪拨通一个电话:“首长,我是陈志豪。小苏的排名比较靠后,留队恐怕不行……”
8年来,陈志豪和班子成员一道,带领官兵圆满完成移防搬迁、跨区驻训、试验发射、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旅党委2次被评为先进旅党委,荣立集体三等功。他个人被评为火箭军优秀旅团党委书记、学习型领导干部、清正廉洁先进个人,荣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全军勤政廉政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