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周丽婷
□ 杨琦
深秋的燕山,层林尽染。沿着河北省兴隆县燕山峡谷行走,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创建美丽乡村的建设场面。
今年,燕山峡谷被河北省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重点片区。兴隆县依托自身生态、区位、资源三大优势,突出峡谷、山水、花果、生态、文化五大特色,为7个特色小镇设计出发展思路,做到一村有一品、一村有一景、一村有一业、一村有一韵,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实现农民富裕的融合发展。
近日,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前往该片区进行了采访。
美丽乡村是我家
在兴隆县南天门乡郭家庄村,村民们正忙着整修道路,改造庭院。
记者走进一家门楣上写着“苏氏客栈”的庭院,只见院里花草点缀,庭廊回旋,一盏盏红灯笼随风摇曳,呈现出古朴典雅之风。女主人刘俊凤闻声热情地迎了出来,向记者介绍说:“原来我家叫雅兴农家院,今年乡里帮着改造升级,又重新起了这个名字。”
拾阶而上,记者看到,客栈二楼的廊道里摆着一盆盆绿色植物,东西两个露天观景阳台上都摆放着原木桌凳,“这个地方最受客人欢迎,都抢着来占位子。”刘俊凤笑呵呵地说。
刘俊凤原本在河北承德市打工,2013年,天门乡引导村民开办农家院,刘俊凤不信会有游客来玩,仍然待在承德,直到2015年才决定回家,办起了雅兴农家院,当年“五一”开业,到国庆节,就挣了3万多元,“没想到家乡变化这么大,吸引了远道而来的游客。”
郭家庄村是一个满族人聚居的小村落,今年,当地政府统一规划,将其定位为“满族民俗风情小镇”,建设资金由乡里支持一部分,农户家拿一部分。村庄各户的庭院设计和装饰侧重满族风格和文化,农家乐推出了满族八大碗菜式。乡里还购置了满族服饰,每家两套,客人来了可以穿上拍照留念。
正在郭家庄村指导工作的南天门乡妇联主席陈杜娟介绍说,为配合美丽乡村建设,县、乡妇联经常组织妇女们开展厨艺大赛、满语大赛以及手工编织、剪纸等培训讲座,每个村定期进行评比,谁家达到了标准,县妇联就会授予“美丽庭院中心户”的称号。
刘俊凤家是最早挂上“美丽庭院中心户”牌子的,今年8月重整后开业,两个月的收入比去年一年都挣得多。“这个牌子可好使了,客人一看就愿意进来,所以村里的人家评不上就心里急,下一次争着挂牌。”刘俊凤说。
陈杜娟告诉记者,随着附近南天门旅游景区的开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郭家庄村这个以前名气不大的小山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目前,郭家庄村已有200户人家开办了农家院和民宿。
和谐发展产业美
“兴隆县有得天独厚的好山好水好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给兴隆的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契机。”陈杜娟说。
她告诉记者,今年,兴隆县妇联围绕县委县政府部署的中心工作,在“和谐发展产业美”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创业服务、典型带动”,突出农家乐、民俗游,着力提升妇女生产技术和创业致富水平。“县妇联通过发放倡议书、制作宣传栏、编印宣传手册等,激发起广大妇女投身美丽乡村创建的热情,还聘请了专业讲师到各村的村民讲习所,讲授健康生活、文明素养、创富技能等讲座。”
在半壁山镇靳杖子村,记者看到,民居临街墙面被粉刷一新,绘制了当地的传说和民间故事,修缮完毕的文化广场和改造后的环村公园,更是风景怡人。
村妇代会主任张立新介绍说,靳杖子村有200亩精品桃园基地,村里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形式进行经营,打破分户分片零散经营的传统模式,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果品质量,每年6月初,桃子还未成熟,就吸引了北京、唐山等地游客前来观光、采摘。
安子岭乡上庄村正在建设6公里的诗歌长廊。村委会负责人介绍说, 3年内,村核心区“大诗上庄”将发展特色民宿游100 家以上,年接待能力突破50万人次,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1 万元。
“创建美丽乡村是路径,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实现村美民富才是目标。”兴隆县副县长强占坡说,如果没有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就只是一个美丽的童话。点上发力建精品,面上强产做支撑,兴隆县正在走出一条美丽乡村与产业富民的双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