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11月15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知道 中国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桃李年华再探芳径 悖谬与对抗:莫娜·哈透姆的艺术 聚焦性别与发展应重拾女性主义批判传统 《外资进入改善了我国服务业就业结构吗 》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3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性别与发展应重拾女性主义批判传统

——以玛丽亚·米斯的观点为例

阅读提示

玛丽亚·米斯是生态主义女性主义的创立者之一,米斯认为对妇女和自然的剥削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指出妇女、殖民地和自然界/生态的处境是相似的,并通过分析完整的全球供应链揭示隐蔽的殖民关系和结构性不公正。遗憾的是,米斯的这一系列批判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有鉴于此,本文作者呼吁,重拾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批判传统,重视个体处境与结构性的不公正之间的联系。

■ 魏开琼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跨学科的复杂议题。2014年,联合国发布《性别平等与可持续性发展报告》,指出:性别平等是一种权利;社会性别和可持续发展能够取得双赢;依靠市场机制推进可持续发展策略存在严重不足;国家和公共政策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等。报告传递出一种乐观心态,它一方面强调性别与发展议题上国家与政府的责任;另一方面反对市场化的全面介入,强调性别与发展是可以双赢的,这充分展现出女性主义智识传统和理论视角的影响。

从“妇女和发展”到“生态主义和可持续发展”

在女性主义诸流派中,将性别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关切的是生态主义女性主义,其创立者之一玛丽亚·米斯(Maria Mies)提出的一些观点仍值得我们思考。玛丽亚·米斯是生于1931年的德国社会学家,她的研究经历了从“妇女和发展”到“生态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米斯于1979年在海牙社会研究所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妇女和发展问题的机构。1982年,米斯以自己在印度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出版《纳萨泊尔的蕾丝女工》(Lace Makers of Narsapur),在书中首次提出主妇化(housewifization)概念。

在这本书中,米斯关注的是在跨国企业的组织下,那些在家里利用空闲时间为工厂加工蕾丝的印度妇女,是如何被跨国资本主义定义为家庭主妇进而压低她们的劳动报酬的。1986年,米斯出版《父权制与全球资本积累》(Patriarchy and Accumulation on a World Scale)一书,系统阐述了对妇女的超级剥削是如何成为全球资本主义积累的基本前提之一的,同时指出这种超级剥削, 已经随着劳动力的弹性化延伸到传统男性工人身上。1988年,米斯与比勒费尔德学派合著《妇女:最后的殖民地》(Women: the Last Colony)一书,强调妇女的处境与殖民地类似,似乎可以无偿并免费得到使用。1990年代,米斯转向对“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对妇女和自然的剥削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

米斯认为对妇女和自然的剥削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这一事实并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因为主流经济学关注的只是整个经济活动的冰山一角,从这种视角得到的发展战略是无法具备可持续性的。米斯指出:妇女、殖民地和自然界的处境是相似的,它们被视为殖民地的三种形态。人们已经看到,殖民地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在殖民关系下受到严重伤害,殖民地意象在性别和可持续发展议题中也能够成为有力的警示,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对各种殖民关系的清醒认识。米斯采用的分析方法可以抽象为通过分析完整的全球供应链揭示隐蔽的殖民关系和结构性不公正。

第一,殖民地意象对性别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在1950年~1960年代,大量殖民地国家实现了政治独立,但在米斯看来,旧的殖民关系并没有退场,而是以更隐蔽的形式继续存在。米斯认为,妇女与殖民地的共同点包括:可以无偿取用,貌似取之不竭。妇女被视为殖民地的具体实例还包括:妇女承担大部分无酬家务劳动,及妇女工资更低,保障更少。

用殖民地意象凸显殖民地、妇女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处境的共同之处,能够不断提醒我们殖民关系还在继续制造不公正,破坏可持续性,在考虑社会性别与可持续发展的时候要保持对已有的和可能的殖民关系的警惕。《性别平等与可持续性发展报告》中也指出,不能将妇女作为各种消极后果的承担者,反映了与《妇女:最后的殖民地》中类似的观点。不过,报告对照料经济或服务经济的正面效应有很高预期,考虑到女性在照料经济就业人口中占了绝大部分,照料经济的发展能否逆转妇女被殖民的处境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二,通过分析完整的全球供应链来揭示隐含的殖民关系。米斯在1986年的《父权制与全球资本积累》中分析的背景是新的国际劳动分工,她指出新国际劳动分工实现了产品内的国际分工,即把消费品的生产与消费过程分散到不同国家和地区,这种分工格局将妇女大致划分为生产者主妇和消费者主妇两个群体,两者的空间分布基本是按照富国和穷国的国界来划分的,这延续了殖民时代的空间格局。

米斯所称的新国际劳动分工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它所形成的全球供应链已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对象,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性别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都是很好的补充。全球供应链将生产者、运输和销售企业以及消费者联系起来,表面上各个主体都通过公平合理的市场交换参与到国际分工之中,实际上穷国劳动者只能获得极低的报酬,还要以低廉的价格承担生产和处理废品的环境成本,这种不公平的交换关系可以视为殖民时代利益格局的延续。

通过分析消费品从生产到报废的整个供应链,可以揭示不同社会群体的结构性关联,揭露被经济学措辞掩盖的殖民关系。供应链分析首先强调的是保证供应链条的完整性,其次强调的是最终消费者的责任,这两方面各有侧重,不可偏废。分析链条的完整性要求从原料到最终消费的完成以及中间环节不可有缺失或跳跃,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遗漏,澄清沿着整条供应链形成的财富和风险分配。又由于最终消费者是主要受益者,消费者群体应该对整个供应链的污染和风险负主要责任。这样,我们所熟知的发展领域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外包污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的口号、血汗工厂等议题就应是全球集体关注的话题。

米斯始终是一个思想开放的人,直到近年,她仍将自己的研究与当前危殆联系起来,认为在今天,所有劳动者的价值都受到贬低,无论其性别为何。值得深思的是,米斯的这一系列批判并没有在性别与发展议题的讨论中受到特别重视。笔者认为,是时候重新回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批判女性主义的传统中,进一步思考当下的性别与发展议题,保持一种批判而开放的包容心态,性别平等与可持续发展才可以真正实现双赢。

(作者为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教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