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莹
关注女性群体的状况、促进贫困妇女的成长已成为公益慈善的一个重要领域。
回顾慈善的发展史可知,慈善事业的起步就和女性的参与密切相关。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贫困、疾病和犯罪等社会问题备受关注,救济和慈善成了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建立前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主要方式,传统由宗教主导的慈善工作成为中产妇女热衷的“事业”,她们深入福利院探望孤儿、在医院照顾病人……
之所以出现中产妇女大量参加慈善活动,是因为慈善工作与女性的传统角色密切相关,慈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女性家庭工作在社会领域的拓展,因为慈悲、温柔、顺从、奉献等品质被认为是女性的“天性”,因此照顾、关爱弱者就成为女性的重要责任所在,特别是中产阶级妇女。
当然,将慈悲、温柔、顺从、奉献等品质等视为女性“天性”,从而强调女性的这种关怀伦理和公益慈善之间具有契合性的说法也遭遇了很多质疑。
心理学上的“海因茨困境”讲述的就是女性关怀伦理的问题,“海因茨困境”是教育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用于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几个困境之一。在这个实验中,实验者用一个假设的情节询问男孩和女孩,得到了在伦理道德上不同的答案。假设的情节是:汉斯的妻子如果得不到一种贵重的药就会死,但是汉斯买不起这种药,卖药的人不肯降价卖药。向孩子的提问“汉斯该不该偷药”。
男孩的答案是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两个原则:生命价值和财产价值。由于生命价值优先于财产价值,汉斯应当偷药。女孩的回答不是从具体情境中做抽象思维,而是想知道更多的细节:汉斯爱他的妻子吗?他试着跟卖药人沟通过吗?他能去借钱吗?如果汉斯因为偷药进了监狱,他的妻子怎么办?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男女两性在伦理道德观念上存在差异。女性的道德观念就是关怀伦理,男性的伦理道德观念是注重竞争的、冷酷无情的;而女性的伦理道德观念更强调关怀和人们之间的情感。在理性与感情中,男性强调理性的作用,女性强调情感的作用。
这种强调主张女性偏向关怀伦理的认知,即便在今天依然很有市场,不仅形成了人们观念的一部分,而且镶嵌于社会分工、制度、政策之中。
这种强调两性道德差异、主张女性偏重关爱伦理的说法遭遇到了极大的批评。心理学界的反对者指出,大多数经验研究并不支持两性道德伦理存在实质差异的论点。一些学者则指出,性别差异本身就是社会文化建构出来的,将男女差异视为天生是本质主义归因模式。慈悲、温柔、顺从、奉献等品质是社会文件建构于女性身体的,是建构的结果,而非原因。
但我们无法回避的是,女性的关怀伦理,与公益慈善的要求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契合。
面对女性关怀伦理和公益慈善之间的契合性,我们应该打破传统性别文化的桎梏,认识到这种契合性可以让社会公众意识到除了社会普遍流行的重竞争、重抽象原则的伦理之外,还存在一种重关爱、重和谐的伦理,为做好慈善等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关怀。与此同时,也要打破将两种不同取向的伦理固定至某一性别身上并将其视为与生俱来的刻板印象,将关怀伦理视为人类对真善美等永恒价值原则追求中的一种伦理,让不同性别的人,在竞争伦理之外能够有自由的选择。
走出传统慈善模式的框架,注重女性的赋权,是促进我国公益慈善与女性共同成长重要环节。公益慈善对目标妇女群体的赋权,是帮助她们在制度化的结构中看到权利关系,进行不同权利关系的分析,以及对个人构成的影响,并牵动个人内在的反省,在此基础上和资助者、其他相关方共同行动起来,提升能力、改变现状,逐步带动更大的改变和进步。这个过程中,资助者、被资助者是平等的主体,根据不同的知识、经验分享并共同成长。
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以妇女为目标群体的公益慈善的特殊性。不仅要通过公益慈善的力量促进女性更快地发展,也需要注意到在资源匮乏的时候,确保有限的资源提供给那些最没有能力自我保障的群体,女性群体是其中之一,但是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群体。
从长远来看,不仅女性依然会是公益慈善领域的主要贡献力量,也将是公益慈善的重要受益者。因此,只有厘清公益慈善与女性赋权的关系,才有助于促进公益慈善更好地发挥自身功能,同时也有助于推进男女平等,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