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之中的FAST工程。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资料图
FAST工程馈源舱。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据新华社贵阳9月25日电(记者陈芳 齐健) 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25日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这标志着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了重大原创突破。
“天眼”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介绍,借助这只巨大的“天眼”,科研人员可以窥探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
“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主动反射面是由上万根钢索和4450个反射单元组成的球冠型索膜结构,其外形像一口巨大的锅,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
“利用天然喀斯特洼坑作为台址,洼坑内铺设数千块单元组成冠状主动反射面,用轻型索拖动机构和并联机器人实现接收机高精度定位,这是中国‘天眼’三大自主创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说。
“天眼”能看多远?
从1609年伽利略用两块镜片制成最原始观天望远镜,到2016年9月25日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落成启用。地球人不断仰望星空,望远镜功能也越来越强。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称:“中国刚刚建成的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能将回答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个最古老问题:外太空是否有其他生命存在?”众多国外媒体对地外文明的兴趣都被FAST点燃了。
射电望远镜收集的信号是来自宇宙空间的电磁波,它可以探测到光学望远镜观测不到的许多东西。
而正式竣工的FAST,比此前世界最大的美国阿雷西博天文望远镜观测面积大幅增加,灵敏度提高了2.25倍,与德国波恩的100米射电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更是提高约10倍。FAST有能力探索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也就是说,将观测延伸至已知宇宙的边缘,重现宇宙早期图像。这又将是一个壮举。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