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后盾 文/摄
人类从猿发展到人,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中间一个重要的文明标志,就是不再到处流浪、风餐露宿,而是居有定所。
中国人祖先的居所,早期大致分为“北人穴居,南人巢居”,即北方人以洞穴为家,南方人则筑巢而居。据现代考古发现,最早南方人的巢居距今已有7000年,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学者把它命名为“干栏式建筑”,那是吊脚楼的鼻祖。这些干栏式建筑用木材搭建,连接处采用榫卯加绑扎。类似的建筑在南方其他地方也有发现。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下空上实。
据考古学家分析,远古时期南方多水潮湿,水边多野兽,古人又多临水而居,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地理环境,他们才把底层架空。人类早期,干栏式建筑曾经遍及南方各地。几千年来,随着人类的迁徙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聚居地从沼泽到陆地,从山谷到平原,干栏式建筑逐渐被其他建筑所替代。
今天,干栏式建筑已十分稀少,只有在西南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还有所保留,它们被统称为吊脚楼。
在贵州黔东南的西江苗寨,那里至今还有八百多座吊脚楼。苗族的祖先诞生于江浙一带,那里原本是水乡泽国,最早的干栏式建筑就是他们发明的。几千年来,苗族人经历了多次大迁徙,但他们把祖先的建筑形式一直承传到今天。
走进西江苗寨,最引人注目的是寨子里的吊脚楼。它们全都是二、三层楼,墙壁为木质结构,屋顶为青瓦,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几百栋吊脚楼全都悬空而立。地面一层直立着数根木桩,中空无墙,四面也无遮挡,二楼和三楼才是住人的。整幢房子像是被木桩平地支撑起,下面虚空。房子二楼走廊向外延伸,楼脚悬吊在空中,“吊脚楼”应该由此得名。
不要以为这样的房子不稳固,它实在结实得很。房子多依山而建,也有建在平地上的。无论哪种,都先要筑牢地基。房柱都经过严格挑选,须笔直坚硬,晒干防蛀。一般人家都是四排三间,每排五到七根顶梁柱,此外还有间隔小房间的瓜柱,每栋房子加起来有五十余根柱子。柱与柱之间,除了横梁,还有楞、枋、檩、椽子等,共有上百根。这些木料上下、左右连接,不用一钉一铆,全靠木匠一个个凿孔,据说一幢房子要凿上千个孔,然后一个个榫卯衔接,最终使得柱柱相连,梁梁相接,枋枋相扣。偌大的一个房子就这样巍然耸立,数百年不倒。
苗人木匠实在可佩可叹。他们虽说多为文盲,但不管什么样的吊脚楼,哪怕地形再难、规模再大,他们从不事先划图纸,全凭记忆和一双手,所使用的工具也就是锯子、斧子、凿子、刨子等简单几件,装在随身的一只木箱里。
在苗人木匠眼里,建筑学、美学什么的,是可以信手拈来的。支撑庞大楼房的立柱,其实就是采用的建筑力学原理,那几十根木柱所具有的直立,加起来足以承载成百上千吨重量。此外,那些卯卯紧扣的柱、梁、枋等,又使房子的受力分散均匀。从每一根基柱到每一根细小的椽子,构成了十分复杂的结构系统,但苗人木匠只用一卯一榫就轻易化解。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吊脚楼都是无数个几何图形组成,大致下面是长方形,上面是三角形或菱形。此外,它还由若干个平面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立体多维空间。如此一来,它不仅给人虚实结合、空灵剔透、飘曳欲飞之美感,又让人感受到扎实稳健、端庄厚重、阳刚挺拔之大气。
在二楼的中间堂屋外面,通常有一个向外伸展的外廊,坐凳上装有形如弯月的栏杆,被称之为“美人靠”。这是吊脚楼最典型的标志。听这名字已经够美,倘若站在楼下,苗家美女在楼上或倚或立,或纳布刺绣,或轻歌曼舞,这吊脚楼会霎时变成天上仙阁。
大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经说过:“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的。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更显著、更强烈,也更重要。”吊脚楼看似一个简单的木制品,却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项杰作。直到今天,它不仅展示着祖先的智慧,同时也潜藏着祖先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