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9月19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妇工前沿 多元化家庭背景下,如何平衡家庭关系? 各族妇女在稳疆建疆中发挥重要作用 “周幺婶洗衣队”后继有人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市南岸区“周幺妹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接棒

“周幺婶洗衣队”后继有人

节日陪伴空巢老人成为“周幺妹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新服务内容。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许真学

□ 李伶俐

周幺婶,名叫周纪萍,拥有36年党龄的巾帼志愿服务队带头人。家住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街道惠工村社区的她,30年前从婆婆手中接下爱心接力棒,发动左邻右舍的中年妇女,为空巢老人、行动不便老人洗衣、洗澡、洗被子。1998年她成立了洗衣队,后取名为“周幺婶洗衣队”,150多名志愿者陆续加入其中。周纪萍也先后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全国优秀志愿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

南岸区弹子石街道惠工村社区是棚户集中区,居住着不少孤寡老人。30多年前,周纪萍开始跟婆婆一起,照顾附近敬老室里32位孤寡老人,帮着洗衣洗被、端茶送水、嘘寒问暖,将大把休息时间花在了这些素不相识的老人身上。周纪萍婆媳二人一开始将一些厚重衣服拿回家洗时,公公和丈夫都不太理解,可她们觉得,敬老室里的孤寡老人没人照看,有的衣服穿了一年多都没人洗,自己有力气有时间,应该主动帮一把,“谁没个老的时候”。

1990年,34岁的周纪萍伺候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张婆婆起居,端屎倒尿。膝下无后的张婆婆感动地说:“小妹,我们那儿把尊敬的人都叫幺婶,我以后就叫你周幺婶吧。”从那以后“周幺婶”越叫越响,成了陪伴她至今的名字。也在这一年,公公和丈夫站到了“幺婶”这一阵线上。棉衣、铺盖卷,女人洗不动的衣物男人洗,全家齐上阵。再后来,150多名志愿者陆续加入其中,每到周四,洗衣队都会把社区里孤寡、空巢老人的衣物收集起来,洗个干干净净。队员们还会定期到敬老室和空巢老人家里,为他们打扫房间、洗澡擦身。《中国妇女报》报曾对周幺婶的事迹进行了详细报道。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早一批的“周幺婶洗衣队”志愿者年纪也渐渐大起来。如今,60多岁的周幺婶也生了病,身体大不如前,但在南岸区,受“周幺婶洗衣队”感召而成立的一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周幺妹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逐渐崛起,他们接下了周幺婶的爱心接力棒,同“周幺婶洗衣队”成员一起,帮扶空巢老人和困难、困境儿童。

“周幺妹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周金伶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曾在惠工村社区工作的她是周幺婶志愿者团队的一员。2012年在周幺婶的影响下,她组织成立了“周幺妹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队成立后,从最初的10几名成员增长到了如今的385名,服务范围也从惠工村社区遍及南岸全区。

在周幺妹青年志愿者队伍里,有公务员、民警、医生、在读大学生。“2013年,我们拓展了帮扶内容,在传统节日里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传承活动;2014年,我们启动了入户帮扶空巢老人行动,并发动志愿者帮助困难老人完成小心愿;2015年我们申请到了‘睦邻之家’社区服务项目,开始了向社工专业化方向发展。”周金伶说。

兰婆婆兰秀英是“周幺妹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重点服务对向,80多岁的兰婆婆行动十分不便,但又不愿意搬离社区住进城中心孙女的新房里。买油买米都是社区小伙子给她扛到9楼,每周周金伶都要打电话问她需要什么,志愿者还时常入户陪她聊天、整理家务。这样的关怀一直持续到兰婆婆去世,在兰婆婆去世后,兰婆婆孙子孙女还专门找到周金伶,感谢她和志愿者们对兰婆婆的关心和服务。

端午节请老人们一起包粽子过节、九九重阳节上门为老人梳洗、寒暑假依托七彩课堂……如今的“周幺妹青年志愿服务队”已扎根到南岸全区,更多的青年志愿者正陆续加入。

在今年南岸区群团改革中,周金伶当选为弹子石街道妇联副主席。9月2日,在南岸区妇联第十二届四次执委会上,周金伶被增补为妇联执委。

执委会结束后,周金伶便找到南岸区妇联主席王俊,简要叙述了她对志愿者团队同辖区“群团之家”共同开展服务的想法。周金伶说:“一方面辖区内有一所高中,志愿者团队可依托群团之家,对父母开展如何引导孩子度过紧张高中生活的沙龙培训。另一方面,辖区即将有多个楼盘接房,基本都是刚需小户型,我希望能够将妇联品牌‘江南巧家政’引入街道,对新婚夫妻和年轻父母们进行育儿知识培训。”

王俊告诉周金伶,她的想法可进行需求调查和推敲后形成方案,可以通过群团之家、群团基金支持得以实现。

王俊告诉记者,目前南岸区正全面推进群团改革,区妇联牵头在全区村和社区大力建设群团之家。“群团之家建设不搞一刀切,也不搞全复制,鼓励各区域妇联和村、社区妇联开展各具特色、贴近群众需求的服务。”

据悉,南岸区在群团改革中成立了群团基金,凡是有条件做事、想做事、能做事的街道和村、社区妇联都可以提交项目和活动方案,从而获得群团基金的支持。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