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至2015年,我国共报告手足口病例约1380万例,平均年发病率为147/10万,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近八成聚集性疫情发生在托幼机构。手足口病5岁以下孩子占将近90%,通过呼吸道飞沫可以传播给其他人。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重症患儿可导致死亡。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好在从今年7月29日开始,手足口病EV71疫苗开始进驻北京市各预防免疫门诊,6月龄到3岁的宝宝们可自费接种。很多家长认为手足口病可由多种病毒引起,但当前疫苗只能预防EV71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没有太大的必要接种。专家提醒,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疫苗还是要打。手足口病的重症和死亡90%多都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预防EV71的感染就等于降低了孩子的死亡和发生重症的风险。而且如果注射手足口疫苗后,并不需要年年都打。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项丹平
家有5岁以下的孩子,尤其宝宝还在上幼儿园,妈妈们每年都难免会为手足口病提心吊胆。2008年至2015年,我国共报告手足口病例约1380万例,平均年发病率为147/10万,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近八成聚集性疫情发生在托幼机构。
从今年7月29日开始,手足口病EV71疫苗开始进驻北京市各预防免疫门诊,只要提前向各接种点预约EV71疫苗,就可为6月龄到3岁的宝宝们自费接种,妈妈们从此也可多了一分安心。
但是,很多家长认为手足口病可由多种病毒引起,但当前疫苗只能预防EV71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没有太大的必要接种,其实不然。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提醒,手足口疫苗还是要打。此外,注意卫生也可有效预防。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6个月到3岁婴幼儿可选择接种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近日向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介绍,根据近五年的监测数据,北京市手足口病发病时间以4-9月份为主,5-7月为发病高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儿童普遍易感,并且可多次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张静也对记者说,手足口病5岁以下孩子占将近90%,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通过呼吸道飞沫可以传播给其他人,并以托幼园所为聚集性疫情高发场所。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庞星火介绍,手足口病可由多种人类肠道病毒引起,比如EV71、CAV16、CA6等,是传染病。一般来说,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95%的患儿属轻症,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护理、治疗大多预后良好。但不同种类的病毒致病力、危害程度大不相同。EV71是人类肠道病毒的一种,可引起多种疾病,以手足口病最为常见。该病毒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体,这也是为什么疫苗是针对预防EV71病毒而研发的。2007年以来,EV71感染相关手足口病在我国婴幼儿人群中持续流行,发病率高,并导致一定比例的患儿死亡。
张静也指出,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控传染病的措施,手足口病的重症和死亡90%多都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所以预防EV71的感染就等于降低了孩子的死亡和发生重症的风险。现在已上市的这款EV71疫苗适用于6月龄到3岁的婴幼儿,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每针188元,两针之间需间隔1个月。同时现阶段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建议至少间隔两周以上再接种其他疫苗。EV71型灭活疫苗属二类疫苗,按照“知情、自愿、自费”原则选择接种。近期还将上市另一款适用于6月龄至5岁儿童的EV71疫苗。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助理研究员岳晨妍介绍,我国的EV71型灭活疫苗在2015年12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上市,这个疫苗主要是预防由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根据临床研究显示,EV71疫苗是安全的,对EV71病毒感染的手足口病保护效果在90%以上,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今年5月,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建议接种对象为满6个月及以上儿童,为了更好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其保护作用。如果既往的手足口病明确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无需再接种EV71疫苗。如果所患手足口病是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或者无病原学诊断结果的,可选择接种EV71疫苗。对于5岁以上的大龄儿童,由于大多数已经被自然感染,所以不再推荐接种。
手足口病疫苗并非“一针就灵”“一劳永逸”
是不是打了疫苗就一劳永逸了呢?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吴疆说,6个月到3周岁的适龄儿童可以接种EV71疫苗。不过,同其他疫苗一样,接种EV71疫苗不一定产生百分之百的保护效果。
张静表示,不同于需要年年打的流感疫苗,引起手足口病的EV71型病毒比较稳定,因此手足口疫苗不需要年年都打。根据对三期临床研究对象的跟踪观察,在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两年后,临床保护效力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张静解释,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病原类型很多。疫苗目前主要针对EV71的预防,对其他病原的交叉感染没有保护效果,因此不是说打了EV71疫苗就能避免感染所有的手足口病。
吴疆也强调,注射疫苗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注射。注射疫苗后会偶有发热,有时会出现一些轻微的反应,如局部疼痛、肿胀等,一般可自行缓解。但如果症状剧烈或持续时间过长,应马上就医。
庞星火提醒,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临床以支持治疗为主。家长除及时就医外,还应注意给孩子补充足够水分,保证充足休息,清淡饮食,少带孩子去人群拥挤的地方,症状消失前一周不要上幼儿园或小学,以免疾病传播扩散。
勤洗手、不喝生水,注意卫生预防手足口病
日常生活中,怎么预防手足口病呢?张静表示,最简单的就是饭前便后要洗手,给孩子喝烧开过的水,避免去人群密集特别是空气不太流通的场所,教育孩子不要随地大小便等。
庞星火建议,预防手足口病具体要有六注意:
1.教育儿童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等。
2.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儿接触。
3.保持居家、教室等场所卫生,经常通风换气。
4.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减少感染机会。
5.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并时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发现孩子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并有类似症状后,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消毒处理。
6.托幼机构和学校做好晨午检工作,如出现手足口病病例,应按要求采取停班、停园措施,家长应给予理解与配合,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蔓延。
相关链接
预防手足口病,学会识别重症
■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庞星火
手足口病如何传播?患者、无症状感染者都是手足口病主要传染源。可通过胃肠道传播,还可通过接触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以及唾液、疱疹液、粪便、咽分泌物中均含有大量的病毒,可以污染手、毛巾、手帕、水杯、牙刷、玩具、食具、床上用品、内衣甚至水等,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物品等都可以造成传播。
手足口病有何症状?手足口病潜伏期多为2-10天,病程一般7-10天。多数患儿先出现发热,手心、脚心出现疹子,口腔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儿还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一般症状较轻,多数7-10天可以自愈,极少数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如何识别重症手足口病例?出现下列情况,请尽快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1.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
3.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
4.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