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9月11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农村 新女性 探索 乡约九月中秋特别节目抢先看 美丽乡村从创建美好家园开始 守护古村落里那抹温情的风景 她用青春呵护山村孩子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古村落里那抹温情的风景

□ 杨会娟

生活在古老宅院里的人们,往往被看成是与现代文明疏远的群体,他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宅院,古老的宅院是他们构建内心世界的载体。

在广西地区20多天的田野考察,笔者发现,生活在古宅中的人们对与他们相伴的房子呈现出这样几种状态:古宅是他们抱怨的对象又是他们最值得的依赖的家;希望得到修缮又未成的矛盾,内心依然坚守;高度认可中自豪感显露,热情而宽容是他们对待外来人的态度。

时有抱怨,却依然依赖

在老房子里生活的人们往往被看做现代文明社会中的穷人,老房子像是穿在他们身上的衣服被划定为穷人居住的地方。住在这里的人生活在矛盾中,在外人看来这代表“寒碜”地方就是他们的家,因此,由自卑产生的抱怨时有发生。

在熊村考察时,笔者看到正在整理韭菜的一家四口人:50多岁的爸爸妈妈,30岁的儿子,上初中的妹妹。他们告诉我们,房子旧了、坏了,没人来修,自己修还要政府部门审批,下雨时上面会漏雨,看着别人都搬出去了,自己家因为没有宅基地,只能在老屋住着。当我们问及在老房子住的感觉如何,他们表示,房子还是挺不错的,这么多年了也习惯了,是他们温暖的家,只是在别人的看来,或许自己的房子显得不太体面,不能代表现代文明。

在那些抱怨声的后面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对老房子的依赖,在广西许多地方,土地成为人们建造新房子的高门槛。据阳朔扬美村的村支书说,他们现在要建新房子,一块宅基地10万元还买不到,老房子成了人们的最后的依靠。

在抱怨声中看到希望的人们还是表示愿意坚守着这些古宅。桂林迪塘村的一位59岁的阿姨特别激动地说,去年政府说要来修缮这些老房子,到现在还没修,他们家的老房子漏水很严重。

走进这个曾经的地主大院,我们看到老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院子里整整齐齐摆放地花盆里让我们能感受到主人对老房子的精心呵护。但是,窗户被主人用竹条临时加固,人走在二楼,楼板吱吱作响,确实令人担心。我们问这位阿姨,政府修缮之后,她还愿不愿意住在老房子,她表示愿意住,“家里的院子有这么大,好多人都来参观,很漂亮的。”

同村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表示,他也愿意住老房子,只要修缮一下就行。

热情待客,老房子而自豪

在守护者眼里,老房子小小的木窗聚集了更多的光线,昏暗的老屋是夏日炎炎烈日和冬季冷空气的最大克星。在江口村,一位84岁的奶奶邀请我到她家屋里去看一看。在狭长昏暗的屋子里,那对着河岸的窗户是老人最喜欢的地方。她说透过窗户可以看看河水,在这里夏天特别凉快,孩子们过节的时候都会回来住一住。她用水瓢盛了桶里的水说,这是井水,特别的甜。在熊村,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自豪地说自己就喜欢老房子。

老人们认可并守候着自己的老房子,守侯着他们内心深处的自豪。这种自豪像是在异乡的人谈及自己故乡时的那种骨子里的美满,在别人看来是那么的微弱,但对于他们来说像是从树根散发出的生命一样。

在人头攒动、只能听到导游解说声音的阳朔龙潭村,97岁的老奶奶主动和我打招呼,让我进去坐一坐、凉快一下,让我吃他们家自己种的花生。她儿子和儿媳妇也70多岁了,孙子们都住外面,只剩下他们3个老人住在这里。我问老奶奶,村子开发后来了这么多人,会不会觉得烦,她笑了笑说,只要大家来看就好呀,我们这儿的房子有历史了。她说自己过得很好,不要用多少钱,孩子们也会给她。还有,月岭村92岁的桂剧老艺人用宽容的态度迎接着那些访客,也再次让我们感受守护者的热情与宽容。

纵观古村落最后的守护人群,笔者发现主要有四个类型:第一种人常常抱怨老房屋不好住却苦于无法建造新房子, 他们的“面子”观念都很重,这部分人群处于大约在60岁以下。第二种人默默期待着政府来修缮老房子,他们都不舍得失去自己家的老房子,这部分人在60岁到80岁之间。第三种人把老房子当成与自己生命密切联系的精神家园,这部分人群大约80多岁。

这些老人都是古村落最后的守护者,但愿他们能够守住古村文化,守住那抹温情的风景。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