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防八连指导员张玉伟到宝勒德家慰问老吉满。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王永钦
□ 王忠辉 徐博荣 殷鹏钊
狂风大作、黄沙肆虐,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的乌兰布和沙漠又一次刮起了强沙尘暴。银根边防连第32任连长孙文政再一次来到3号牧民点看望蒙古阿妈老吉满,耳边呼啸而过的阵阵沙尘,好像在为他讲述着这里军民携手联防、守望相助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
上世纪50年代,边防连刚刚建立,老边防们就是喝着吉满熬的酥油茶倒土坯、建营房,建家创业、执勤巡逻。多年来,拥有60多年民兵兵龄的她帮助连队驯化军驼,引导哨兵抓捕偷渡客,从建连至今的所有连长她都认识,军民鱼水深情的故事讲都讲不完。“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老人还清楚地记得,当时边防连刚盖起来的营房大门口就写着这两行字,这句话也成了她的家训。
78岁的老吉满育有六子一女,边防连周围8个牧民点30多户牧民几乎全部是她的亲戚,妹妹小吉满也是民兵。“与其说我们是帮助连队维护边境安宁,不如说是在保护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谈及军民联防的往事,1970年就成为民兵的小吉满总有说不完的话。当年,北部边境局势紧张,连队官兵就分散住在优秀民兵的家中。小吉满跟着解放军一起训练、共同执勤,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连队放映电影,官兵拉着民兵们到营区观看;风大沙多时连队给养送不上来,小吉满就自己杀驼宰羊送到连队;逢年过节,吉满家族老少几十人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来到连队,感谢戍边官兵在“生命禁区”给予自己的帮助与支持。
春节前,团卫生队的医生到连队蹲点过节,军医程默终于可以放心地回家过个好年。距离连队60公里的恩克在路边等了1个多小时,就为给军医带个羊腿回老家。当听到恩克的母亲小吉满最近心脏疼痛卧病在床的消息后,程默跳下车前去看个究竟。心肌缺血、情况危急,消息传来军分区第一时间协调最近的解放军第五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进行救治。出院返回后,连队卫生员每周巡逻时都要到小吉满家为其测血压、查病情。“过年了,有的子孙在外做生意,经常顾不上回家我也习惯了。如果连队官兵隔几天不来看我,我会想得睡不着觉,这些兵娃子比我的儿子还要亲。”
50岁的宝勒德是老吉满的大儿子,也是内蒙古阿拉善军分区辖区内为数不多的几个“蒙古包”哨所的哨长。边境地区人口基数小,苏木(乡)、嘎查(村)民兵高度分散,阿拉善军分区就结合临边牧民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的特点,将沿边思想先进的25个牧户统一编号,设立“蒙古包”哨所,每月为其发放500元的误工补贴,明确每周电话通报1次边情、重大情况及时报告。揭牌那天,宝勒德握着军分区李德海司令员的手兴奋地说:“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和边防连队守望相助,共同守卫边境安宁稳定,今后我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今年,军分区王永华政委利用边境封控的机会,再一次来到宝勒德家中,宣讲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前我总觉得红柳根烤的羊腿香,梭梭柴温的奶酒醇,可谁知天长日久烧掉的是自己赖以生存的草场啊。”宝勒德不无遗憾地说。“是啊,作为优秀民兵,保护边境生态老宝您可要当好领头羊,做好样子啊。”王政委拍着宝勒德的肩膀说。
没等话音落地,宝勒德将喝了一半的奶茶赶紧咽下,推开窗户指着自己后山郁郁葱葱的“生态工程”兴奋地介绍起来。这几年,他在连队官兵的帮助下种下了梭梭、沙枣、苁蓉、锁阳等沙生耐旱植物。宝勒德大叔盘腿坐在毛毡地毯上,掰着手指给王政委算经济帐:现在党的政策好,仅种植一项全年就能收入五六万元,加上自家圈养的羊群、骆驼,一年下来就有十几万元进帐。
过上幸福生活的宝勒德说的最多的还是他与连队官兵并肩战斗的场景。去年11月23日,银根地区下起了鹅毛大雪,刹时,茫茫戈壁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半天工夫,积雪已有半尺多厚。这样的天气,可以说在戈壁滩实属百年不遇。巡逻组突然发现可疑车轮印迹,雪越下越大,车辆行驶愈加困难,再加上进入大漠纵深,道路通行不便,连长孙文政果断决定由乘驼巡逻分队从侧面包抄。“那一片我熟悉,我给你们带路省时省力!”正在附近放牧的宝勒德向连长主动请缨。五个多小时过去了,官兵和军驼都疲惫到了极点,寒冷和饥饿也凑过来消磨着他们的意志。忽然,宝勒德惊喜地叫道:“他们在那儿,他们在那儿,车辆已经趴窝了。”大家精神大振,扬鞭而去一举将企图偷渡的三名可疑人员抓获。原来,宝勒德大叔是按照大漠中寻找骆驼踪迹的方法找到了已被风雪掩埋的车辆印。
“我们家祖孙三代都是优秀民兵!每次到连队就有种回家的感觉。”阿拉腾桑自豪地说。阿拉腾桑是吉满的侄孙,是银根苏木(镇)的文化专干。他这次来连队除了与戍边官兵联编联勤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为边防连队编排一支蒙古族群舞,活跃大家的业余文化生活。音乐响起,悠扬的蒙古族长调响彻戈壁大漠,戍边官兵与民兵一起抖肩振臂的雄壮阵势,已将窗外呼啸的沙暴驱赶得毫无踪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