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艾琳
中国首次主办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于9月5日在杭州顺利闭幕。面对长期增长疲软、不平等加剧以及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等问题,此次峰会恰逢其时,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于5日晚举行新闻发布会,为提振全球经济增速支招,并高度赞扬了中国在此次G20峰会中所展现的领导力。
她表示,当下,全球长期低增长、技术变革、增长未被广泛分享,G20领导人在峰会上表示了应对这些挑战的决心,并将动用一系列强效措施。”
在峰会前后,拉加德为提振全球增长支了“四招”——动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支持需求,推动结构性改革,振兴贸易,政策应确保增长能更广泛地被人们所分享。 同时,拉加德也强调,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金融架构的稳定性和韧性。
采取强有力措施提振增长
IMF预计,2016 年将是全球 GDP 增速连续低于长期均值 3.7%(1990~2007年)的第5年,2017年则很可能是第6年。自上世纪 90 年代早期受经济转型波及造成增长放缓以来,世界经济从未在如此长的时间内这样疲软。
对发达国家而言,其实际增速低于 1990~2007 年的平均值近1个百分点。许多国家仍受危机遗留问题的影响,如私人和公共部门债务积压、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受损等。结果是导致需求持续疲软,而需求疲软持续的时间越长,对长期增长的威胁就越大,因为企业会削减产能,失业者退出劳动力队伍以及重要的劳动技能丧失。同时,需求疲软也损害了贸易,使生产率的增长更加不尽如人意。
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在减速之中,但减速始于过去十年的极高增速,各经济体之间的发展状况差别很大。IMF认为,一是中国经济正处于从投资转向消费、从外需转向内需的再平衡过程中,对于那些出口依赖中国需求的贸易伙伴而言,中国转型带来的成本变得高昂,这一过程也可能引发金融波动,同时,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也会使得商品出口国的财政情况恶化。
拉加德在发布会上建议,提高增长是G20的第一大优先领域,需要运用所有的政策来拉动增长,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
她称,首先要支持需求,尤其是处于产能之下的经济体。近年来,这一任务大多委托给了中央银行,但货币政策的压力越来越大,数家央行已达到或接近政策利率的实际下限。 “财政政策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利率处于历史低位时,若具备财政空间,则正是提升公共投资和基础设施升级的绝佳时机。”
第二则是结构性改革。这也恰巧是各国最为欠缺的领域之一。“两年前,G20成员国承诺开展改革,这些改革在之后五年将使这些国家的总体 GDP规模额外提高2%。但近期评估显示,迄今为止所推出的措施,最多达到上述规模的一半——因此亟需推出更多改革。”拉加德称。
此外,正是由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的情绪也不断抬头。因此再次振兴贸易是第三大要素,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撤销临时性的贸易壁垒来实现。IMF表示,人们很容易将一国遭受的全部痛苦归咎于贸易——但若抑制自由贸易,将会导致在过去数十年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福祉的引擎熄灭。
强化全球金融架构韧性
除了增长本身,拉加德在发布会上也强调了需要强化全球金融架构的韧性和稳定性。
2015年以来,随着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的进程,中国与各主要大国就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同时,主要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全球出现了资本流动和汇率的剧烈波动,G20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也有强烈的意愿加强对国际金融架构问题。因此,中国在G20各国的支持下重启了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1日,新的SDR货币篮子也将正式生效,人民币将成为第三大权重货币。.
这也标志着中国和IMF旨在提高SDR全球使用的决心。
拉加德称:“人民币进入SDR有助于强化全球货币体系,也有助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IMF将会持续积极探索,进一步扩大SDR的国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