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随着各地陆续开学,各类学生课外艺术培训开始升温。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培训机构一味逐利,把各种“考级”“竞赛”“选秀”当成招揽生源的获利“法宝”,也引导一些家长送孩子参加艺术培训,对五花八门的奖项趋之若鹜,不惜重金求奖。
专家建议,带孩子参加课外艺术培训,家长应回归到以培养艺术特长、引导孩子享受艺术之美为目的,避免孩子形成功利化学习的思维。
考证、拿奖项成了学艺“指挥棒”
“去年在一家培训机构学声乐,老师教得不错,但没学几个月,就不时要求孩子参加一个由她担任评委的声乐大赛,报名费要上千元,我们不愿参加,最终只能给孩子转到别的培训班。”沈阳市一位李姓家长说。
记者采访发现,李姓家长提到的培训老师要求学生参赛并非个案。一些培训机构在孩子学习几个月、一年后就开始推荐其参加各类考证、考级、比赛,一般由培训机构收费组织参加。学生家长江女士说,由于自己选择评估能力有限,只能跟着培训班的引导走,“让去考哪个就去考哪个,甭管花多少钱,都是为了孩子好”。
一些家长认为,通过考试意味着获得了权威机构的认定,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是种鼓舞和鞭策。
看到了学生和家长对奖项的追求,一些培训机构和“山寨社团”也做起了“奖项生意”。
武汉家长李女士近日向记者反映,她去年开始送4岁的女儿参加美术培训班,不久前老师通知孩子参加“国际少儿书画大赛”,缴纳一定的报名费就可参加。但让学生和家长们没想到的是,比赛截止日期还没到,全班报名参赛学生就都拿到了获奖证书。
追求奖项背后的“长远考虑”
沈阳白杨艺术教研室负责人白杨说,一些培训班功利目的明显。一些老师在考级报名上有提成,教了几个月就鼓励家长报名,好拿提成。这样就算孩子通过“应试”考过了十级,也只是“琴匠”,并不具备艺术鉴赏和创作的能力。
更有甚者,一些机构热衷于组织出国比赛,“报名费、证书费、交通费、食宿费……一个人要交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费用。其实,这些东西都是有内幕的,都形成产业链了。”白杨说。
一位培训机构负责人坦言,有些比赛确实很“水”,其实也是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和需求。“有些比赛就是鼓励一下学生,人人有奖。例如一个英语比赛,人人会得到一张纸,上面写段话,就是以资鼓励的意思。但在人们眼里,就变成证书了。”
有家长表示,明知道这些花费不菲的奖项实际意义不大,但也心甘情愿埋单,为的是“考虑长远”。
“说到底还是为了幼升小、小升初,因为现在升小学、初中没有统一考试,以后高考改革也看个人素质,就得靠各种奖项、级别证书等‘其他项目’增光添彩,竞争的时候能更胜一筹。”一位家长说。
专家:淡化艺术培训“功利色彩”
专家指出,如果学生和家长一味追求奖项,一是容易“自娱自乐”,被奖项哄得高兴,却并未提高技艺和水平,白浪费时间和金钱;二是逼迫孩子考级、参加竞赛,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违背了让孩子享受艺术的初衷,丧失了参加艺术培训的本来意义。
有参加过高校艺术类招生的教师表示,从考查学生素质看,还是看真才实学,看学生是否具有艺术潜质。一些奖项,尤其是纯商业奖项的实际作用很小。
针对竞赛评奖,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明确限定“艺术特长”为在学校现场测评中展现出来的艺术特长,社会艺术考级、艺术竞赛的等级名次、证书等,不能直接作为艺术特长测评的依据。
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孙中华指出,评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促进学习主动性、激励学生进步。培训机构评奖的问题,需要家长冷静对待,对评奖目的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参与。
专家指出,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工程,对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应进一步淡化艺术教育的“功利色彩”,加大教育改革步伐,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比重和地位。
同时,加强对艺术培训机构监管,对培训机构的从业教师进行资格认证和定期考评,以保证社会办班的质量,切实促进学生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记者王莹 廖君 仇逸 刘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