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会师塔
会宁县教育展览馆里阐释的会宁教育梦
□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行走在党史路上报道组
在会宁“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里,陈列着一张粉红色的、用毛笔填写的“党员登记表”,这是一张当年红军在会宁会师时留下来的党员登记表,现在被鉴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这张小小的登记表里登记了一位名叫李道存的红军党员的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参加红军的情况、入党介绍人等内容。这件革命文物的捐献者是会宁县中医院一位名叫周大勇的医生:“这是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的见证”。
8月5日,记者来到会宁时见到了年过六旬的周医生。他告诉记者,当年红军会师会宁时,曾有红军的指挥机关住在他家里,红军离开时,把一些东西遗留在他家里,“这张被母亲剪成枕头样子的党员登记表,就在其中”。
周大勇说,当地相关部门曾千方百计通过这张党员登记表查找李道存的下落,却一无所获。“这或许是这名红军战士留给这个世界唯一的印记,也是红军三军在会宁大会师的珍贵注脚”。
会宁不大,位于县城西边的会师旧址格外引人瞩目。在这里,会师门、会师塔巍峨耸立,每年200万人次的游览量,见证了人们对这处红色印记的珍视。
80年后,当年大会师时战马嘶鸣、万众欢呼的壮观场面早已成为历史,那一支支踏过雪山草地而来的红军战士们也早已远逝在历史深处,唯有静静矗立的会师门犹在,像一位无言的历史老人,诉说过往今昔。
今年已经97岁的刘汉润是当年见证了会宁会师、在甘肃境内仍健在的女红军之一。出生于四川通江的刘汉润14岁参加红军,长征期间三过草地,两过雪山,腊子口战役后随军参加会宁会师。会师后,刘汉润随红四方军一部西渡黄河,参加了西路军艰苦的西征,当时她是著名的妇女独立团的一位连长。西路军失利后,刘汉润不幸被俘,经历过无数次凶险后,最后流落到了白银市景泰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汉润在当地参加了工作。今年七一前夕,刘汉润老人把自己积攒的1万元作为党费交给了上级,表达了参加过会宁大会师的老红军、老党员对党的一片赤子之心。
如今,这座承载红军精神和党的历史的会宁小城,与往昔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红军战士留下的长征精神依旧留存。
在会宁,采访组一行见到了已故老红军何德林的家人——81岁的遗孀田宗清老人和她的儿子何芳军。何芳军告诉记者,父亲何德林是红一方面战士,经历过长征,后因在腊子口战役中负伤,留在了会宁。之后,父亲何德林一直心怀红军之情,他在给何芳军兄弟取名时,分别以何芳红、何芳军、何芳兵命名,意指“红军兵”,永远不要忘记红军、忘记革命。
会宁是甘肃典型的贫困县,境内自然条件严酷,十年九旱,是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但这座经历了红军长征精神洗礼的城市也是一座精神之城,不屈之城。
面对客观环境的严酷,多年来,会宁人发扬“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的会宁教育精神,创造了薄弱经济基础支撑庞大教育体系的特殊会宁现象,走出了一条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办教育的实践之路,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据了解,自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向全国输送大学生8万余人,其中博士1000多人、硕士5000多人,是甘肃有名的高考状元县。
2011年会宁县被国家列为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的脱贫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特别是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及甘肃省开展的“双联”扶贫行动开展以来,会宁的脱贫取得了很大成效,会宁县也通过发展独具特色的绿色产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会宁县通过实施百万亩全膜种植、百万亩马铃薯等“五个百万工程”,草畜、马铃薯、小杂粮等优势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会宁县还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肉羊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亚麻籽之乡”。
会宁,这个曾经历过战火洗礼、长征精神浸润过的西北小城,今天正以新的足迹续写着自己的历史。
(执笔:袁鹏 参与采写:王蓓 刘旭 田珊檑 高雅丽 郑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