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朝清
前日,网传安徽一养猪场6000头生猪被水淹,猪场人员与猪挥泪告别……南都记者获悉,生猪实为3000头左右,猪场人员没放弃营救,“水深一米多,只能一头头往外赶。”救猪人员表示,对生猪处理采取多项措施,80公斤以上屠宰,80公斤以下转移。(7月6日 《南方都市报》)
当许多市民将城市内涝调侃成在城市里“看海”的时候,一些人却已经饱受洪灾之痛。在洪水面前,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生存生态。在洪灾中,有不少家庭遭受了财产损失,也有一些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我们的价值排序中,关注洪灾中老百姓以及他们的命运,始终处于第一位。
在所有关于洪灾的新闻报道中,6000头猪意外地“抢头条”。人们关注这6000头猪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关注人类自身的命运——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能否迅速地摆脱困境?
面对被困洪水中的生猪,和这家养殖场有利益关联的救援组,企业显然拿出了“等不及”“伤不起”的紧迫感,在7月5日凌晨5点赶到了养猪场。这里面,固然也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受到利益的驱动。尽管最终的救援效果还有待观察,但救援力量的迅速抵达,却给这些猪带去了生的希望。
现实往往比文学更复杂、更残酷,尤其是在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刻。救援力量的来或者不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否得到守卫。每一个身处困境的人都希望找得到救援的通道。
也许有人会问,公共部门为何不去救援这6000头猪?公共的急救资源具有稀缺性,需要“好钢用在刀刃上”;这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自我救赎”,普通民众则将“希望的稻草”寄托在公共部门身上。
在无情的洪灾面前,公共部门最应该做的,就是那些市场力量、社会力量不愿意做或者难以做到的事情。企业能拯救6000头猪自然是好事一桩,如果拯救不了也是无奈之举。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如果能够得到高效率的公共救援,每个人就会拥有足够的体面和安全感。说到底,如何对待最弱势、最无助的普通劳动者,考验着公共部门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