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李黎明2016时装发布秀在上海源创创意园举行。李黎明(中)亮相发布秀。(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她将中国大部分女性都会的编织艺术做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年前就提出要“做自己的品牌,不做来料加工,不以单纯赚钱为目的,做好中国自己的品牌”。虽然在商业化的潮流中有些势单力薄,但是为了心中定下的“极致”梦想,已经66岁的她依然初心不改——
■ 韦彩芬 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 丁秀伟
“匠心独运——2016李黎明时装发布秀”近日在上海举行。这是李黎明2016年的首场个人专场发布会,60多款由她设计的纯手工编织服饰亮相秀场,服装色彩绚丽、款式多样,国际时尚感和海派韵味巧妙融合,相得益彰。
李黎明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绒线编结传承人,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她的设计在国内外屡获大奖,国外媒体称赞其为“中国传统艺术在国际时装领域内的成功实践”“中国艺术品一绝”等,她本人更被业界称为“编织皇后”。
“我只想做‘有感情’的设计,让中国的手工艺术能够向极致看齐。”事实上,李黎明正是一直践行着对极致手工艺术的追求。
业余爱好改变人生轨迹
李黎明并非专业设计师出身,编织只是她的业余爱好。20世纪80年代初,她为女儿编织的一件毛衣被拿去参加上海电视台手编绒线服装大赛。这次偶然的参赛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在比赛中获得冠军的李黎明,得到了编织艺术大家冯秋萍的指点,并成为其学生。在替老师查资料的过程中,李黎明发现,国内的设计师和国外的设计师不是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的,国外的设计师可以拿到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好面料,但是国内的设计师根本没有这个条件。“渐渐地,我萌生了一种想法,中国的服装要走向国际,就一定要找到一个扬长避短的东西,而手工编织正是这样的。”手工编织可以创造面料效果,可以通过针法、千姿百态的线共同创造出一种效果,李黎明认为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事情。
之后,李黎明渐渐投入到手工编织的事业中。起初,她只是出书、出挂历。很多出版社、画报、摄影界的人希望跟她合作,但是李黎明都没有轻易跨出做生意这一步,她担心有了金钱的来往容易被牵制,无法全心全意创作作品。但是研究想要继续下去,购买新材料、新设备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持,1994年,李黎明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手编时装品牌,身兼设计师和经营者双职,开始了“用生意‘供养’艺术”的尝试。
“困难一直伴随到今天”
李黎明在很多人眼里无疑是成功的,她设计的服装不仅得到业界的认可还得到消费者的喜爱,有自己的独立品牌,将编织的艺术做到一个新的高度,扬名海内外……但是想要在商业化的环境下坚持追求纯粹的手工编织艺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003年,非典肆虐,上海各大商场的经营都受到了重创,“李黎明”在商场的店铺也一样,没有客源但租金照付,由于资金问题,“李黎明”从几个有名的商场退了出来。“其实这种困难一直伴随着‘李黎明’品牌到今天。有时候看准一个商场,地段、前景都不错,我们好不容易坚持下来,扭亏为盈,但是商场转手了,我们只能退出。”李黎明无奈地表示。
还有就是抄袭的问题。当年,甚至从国外进口的服装都有可能是李黎明设计的款式。“我到香港去开发布会,看到商场柜台上展示的就是从我这买的东西。” 李黎明说,“更严重的情况是,有人到我的店里拿免费的宣传册,把‘李黎明’三个字贴掉后,就直接用于他们店里的宣传册。”
尽管存在资金、抄袭等问题,但李黎明还是坚持了下来。她说:“我当时想,将来手工成本肯定会越来越贵,我要努力培养出一些好的工人,可以说,我是在跟时间赛跑。我要把中国的手工艺做成像意大利的手工艺一样的极致水平。”
“中国缺的是极致的好东西”
有人问李黎明,“手工编织艺术你做了这么久,‘李黎明’20年前就出名了,现在还是没有成为大家熟知的品牌,你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
“我的坚持不是没有意义的,我的手工艺术是得到认可的。20年前我就提出,要做自己的品牌,不做来料加工,做好中国自己的品牌,不要单纯以赚钱为目的。虽然‘李黎明’在商业化的大流中有些势单力薄,但是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停止过努力。”今年已经66岁的李黎明说。实际上,当年第一场秀后,李黎明便已经被更多的人认识,她的才华,她的设计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赞赏,很多国家邀请她去作秀,法国、意大利、日本、印度、迪拜……每到一处便引起极大的轰动:在维也纳展出,被维也纳文化部长评价为“震撼了整个欧洲的艺术”;在加拿大举办走秀,当地媒体连番报道,一些中国留学生看过她的秀后纷纷表示回国后要到她的公司工作。今年,“李黎明”将进行新的尝试,把品牌专营店开到法国去,搭建起中法两国手工艺设计师交流的新桥梁,向世界时尚界更多地展示中国的手工艺术。
李黎明说,服装设计是具有情感的,如果怀有功利性的目的是走不远的,“虽然我们现在也面临很多诱惑,有人愿意出资,有人愿意合作,但我不会轻易接受他人的资金。现在大家都希望将品牌‘做大’、不断地去复制,而我追求的不是‘大’。‘李黎明’的价值不在‘大’,中国不缺富翁,缺的是极致的好东西。”
李黎明表示,中国时尚仅仅停留在旗袍上已经太久了,中国需要向世界展示更多的时尚,手工编织就是中国在国际时尚圈有利的竞争资本,“要在国际上做出自己的时尚,打造中国的手工艺术,我们还需做更多的努力。”
编后
由业余爱好指引,踏上编织艺术殿堂的道路,不仅要做自己的品牌,更要做中国的极致品牌,到世界舞台上去闪亮;跟时间赛跑,跟资本抗争,跟抄袭斗争,虽坎坷一路,但一直坚守着对“极致”的追求。李黎明身上所展现的力量感,源于她的匠心不失、初心未易。20年的转转折折、寻寻觅觅,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小成功易,大成功难,“极致”更需要修炼。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大宝库中,有太多像海派绒线编结这样的宝贝技艺,在传承、发展、光大的长路上,也许都会有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探索、努力甚至磨难等待着李黎明们。从人到中年的发心,到年逾六旬的坚守,“打造中国的手工艺术,在国际上做出自己”,李黎明的梦想,“极致”,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