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高皓亮
94岁的高龄,花白的头发,深邃的双眸,龚全珍老人坐在沙发上平静地望着访客,她背后的墙壁上挂着甘祖昌将军的戎装照。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一心为民的博大情怀,赢得人们深深的敬意。
龚家兄弟姊妹11个,龚全珍最崇拜三哥。1938年,日军入侵山东烟台,三哥加入八路军,临走前说:“你好好学习,过3年我回来领你参加革命。”1942年,龚全珍决心不再等,借口妈妈生病退学,剪短头发,动身前往安徽、河南,一边找三哥,一边读书。
“流亡的生活很苦,每餐只有点蔬菜,根本没油,但吃着很香。”路上丢了梳子,怕头上生虱子,索性理了个平头。学校的老师听说女生寝室住了个男生,夜里紧急查寝室,原来是这个“假小子”。
一天最多能走100多里路,这是流亡路上练出来的一大本领。1944年,日军进攻河南,龚全珍和流亡的师生一起,走了20多天抵达陕西。次年,日军投降,她报考西北大学教育系被录取。
“进步学生组织成立自助会遭禁,进步书籍被没收。”逃亡路上的所见所闻,加上大学校园里的遭遇,让最初只为找三哥的龚全珍逐步觉醒。1949年,龚全珍大学毕业即报名参军,并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到新疆去。初出校园、一腔热血西行建设边疆的女教师,和战功赫赫、扎根边疆的老红军甘祖昌在建设边疆中相遇。
有同事担心,一个连“龚”字都写不出,一个是钟爱《简·爱》的大学生,能有共同话语吗?文化水平不高的甘祖昌给妻子解释什么叫主观主义,教她读懂革命这本无字书。龚全珍给丈夫讲解某个字、词的读法、词义、用法。
崇拜三哥,走上探寻革命真理之路。在丈夫身上,龚全珍则读懂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1957年,甘祖昌再次打报告,请求回乡当农民。龚全珍担心甘祖昌三次头部受伤,老家的医疗条件无法保障。然而,丈夫这么决定了,当妻子的只有全力配合,毅然辞职踏上返乡路。
将军回到了熟悉的山山水水,龚全珍踏入的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将军挑起粪筐满村捡粪积肥,当地方言完全听不懂的龚全珍一个人步行40多里路,向文教局毛遂自荐当老师。甘祖昌一回家就变成“赤脚大仙”,光着脚下田插秧。生平第一回见到水稻秧田的龚全珍下田后左支右绌,小心翼翼迈着步子。
将军带领乡亲们开荒种田、架桥、修水库,除了自己的工资,还打起妻子工资的主意。
“领了工资,买了化肥农药,送给贫困户。”1986年将军辞世,一句嘱咐,龚全珍默默铭记,并延续着将军的高尚德行。
“他虽不像知识分子那样温情,但爱得灼热,他承认我为他付出的一切。我们也有共同之处,对生活要求不高,为理想可以贡献出一切。”老人感慨,共同生活33年,这样的生活让自己感到充实幸福。
70岁高龄,龚全珍老人开始着手做社会调查,关心基层老人问题;到各乡镇调查青少年失学情况,参与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写作小组,弘扬井冈山精神,鞭挞腐败现象……少先队开展活动少,便主动到小学讲课做报告。
“我不能庸庸碌碌过日子,应以战斗的姿态向死神挑战;我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沉沦,要抽出主要时间来工作。”这是老人1997年4月10日在日记中的一句话。2013年,老人在日记中再写下:“91岁了,能干点什么呢?为社区的建设尽点力,不能等死。”
年岁已高,老人时常会想起对孩子的亏欠,自己关爱学生胜于自己的儿女。“过去以此为荣,现在感到惭愧,在有生之年要尽量弥补一点。”
残荷,虽失去春夏时的风采,却坚持挺住,不怕秋风的袭击,它要把最美好的东西留给人们,在挖出一担担洁白的莲藕时才倒下,它奉献了一生,人也该有这种精神。这是龚全珍老人在日记里写的,也是她最喜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