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6年5月26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教周刊 综合 儿童社会发展需要规则意识 让小学生打扫厕所错了吗 家校共育公益讲座引出老师与家长真心互动 多数国家依法保护母乳喂养 天天好营养 一生享健康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童社会发展需要规则意识

——访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博士王腊梅

在现代社会里,规则无处不在。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至关重要。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讲,对规则的认知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规则不仅不会限制孩子的发展,还会给儿童的发展带来安全感。

■ 弓立新

规则是儿童建立安全感和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

一些父母容易把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理解为对他们各种行为的放任。尊重孩子个性和培养规则意识的界限在哪里?

王腊梅: 近年来,整个社会逐步把“尊重他人”看成是基本的道德规则。大家开始懂得要尊重他人的空间,在公共环境和公共空间里自我约束,顾及别人的感受。在地铁上大声讲话,让孩子随地便溺等缺乏社会规则和公德意识的人会被鄙视。这些都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具体到儿童教育,尊重孩子不是放任和纵容。从心理学上讲,儿童都需要内心的安全感。一般来说,来源有两方面,一是父母在身边,永远都能对自己的需求有回应。二是儿童认为周围的环境是可以预期的、固定不变的,心里想的和看到的东西是一致的。

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两三岁的儿童玩捉迷藏游戏,他们并不喜欢在意外的地方找到躲藏的人。他们会一遍又一遍地在同一个自己知道的地方发现躲藏的人。每次找到时,孩子都十分开心,而且乐此不疲。如果大人藏到别的地方,孩子反而觉得无趣,因为破坏了他们内在的游戏规则。发展心理学家对此的推测是:二三岁的孩子在捉迷藏过程中的快乐在于他们在自己可预期的地方找到东西,体验到重新发现的秩序感。

所以,儿童天生表现出热爱秩序,需要周围环境有规则、有预期、可控制。成人给孩子某种意外,孩子会认为是违反规则,心里会感到混乱和不安全。

很多家长觉得规则只是拿来限制孩子的,这种观点对吗?

王腊梅:孩子天生需要规则,这是他建立安全感、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就像家总是有四面墙作为一个固定的范围和边界一样,孩子面对外部的世界,就需要有社会规则作为框架和范围。规则可以让孩子明确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界限,有助于他们建立理性智能、控制情绪、增强自制力等。如果外部世界没有规则,父母放纵孩子,周围的人破坏规则;又或者家长给孩子制定规则,自己却破坏规则,这些都会让孩子内心困惑,产生一种不安全、不确定的感觉,进而阻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育。

学习规则意识也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过程

既然规则是帮助和促进孩子心理发展的,那么儿童会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自我评价?

王腊梅: 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自我价值判断的总体一般包括五个方面:学业能力、社会接纳、运动能力、身体外貌、行为举止。可见,孩子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举止被别人接受的程度的。

父母帮助孩子学习好的行为规范,会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大家都知道,自尊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包括学业成绩、社会交往等,是孩子健康成长和得到良好发展的很重要的因素。因此说,规则是能够帮助孩子发展的。

另外,孩子学习和遵守规则的过程,也是培养自制力的过程。而自制力是孩子将来的学业、事业、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等方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

儿童对社会规则的认知有哪些规律?

王腊梅: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在4~7岁,是他律道德阶段,孩子会认为规则是世界不变的属性,不受人们控制;7~10岁,是初始合作阶段,孩子处于过渡期;10岁以后进入自律道德阶段,孩子会意识到规则是人创造出来的,可以根据人的意愿来改变。

而艾森伯格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可以通过强化来学习好的行为规则。也就是说,儿童做了正确的行为,就对他进行鼓励或奖励,以此强化他的行为。注意奖励要及时,因为儿童长时记忆较差。

社会学习理论重视观察模仿,孩子会间接学习某些被强化的行为,或者模仿一些被他当作正性榜样的行为。比如他看到另一个孩子做了好事被表扬,他就会模仿这些得到正性强化的榜样行为。不幸的是,如果他把一个人当作榜样,而这个榜样做了违反规则的事情,他也很可能因此做出些违反规则的行为。

所有人都要遵守行为才能称“规则”

有人认为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承担起“规则制订者”甚至是“惩罚者”的角色,对吗?

王腊梅:我不完全赞同。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来制定规则,在规则制定时要征得孩子的认可。规则也不应该只有孩子要遵守,家长也必须一同遵守。

我认为,制定规则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保护每个人的自由。规则界定了边界,保护的是边界内的自由。首先保护个体自己不受伤害,其次是尊重他人、不影响他人,最后是保护公共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这就谈到了家长以身作则的问题。换句话说,家长对规则的定义要有正确认识。遵守规则并不等于“听话”——小孩听大人的话。只有所有人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才能称为“规则”。家长说一套,自己却做一套,孩子的规则体系就会混乱,这样的规则对孩子也肯定是无效的,所以,家长在做好监督者的同时也必须清楚地了解这一点。

儿童规则意识的培养,是否有关键期?在什么年龄阶段?错过了培养的关键期还可以弥补吗?

王腊梅:有一部分心理学家认为关键期是一个被滥用的概念,而发展心理学领域认为用关键期来解释儿童发展有很大局限性,提出了一个更灵活的概念叫“敏感期”。错过了只是不能达到最佳的发展,而不是无法弥补。而敏感期的时间很长,并不是只有几个月或一年时间。孩子学习某种能力的时间历程可长可短,比如学习社会规则意识可能是从0~18岁。

不过,父母给孩子立规矩,建立一些基本的行为规则,最好是在3岁之前,否则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模式,或者叫父母教养方式一旦定型了会比较难改变。当然,也会有在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发现孩子的社会行为有问题而幡然悔悟,因此痛下决心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重新给孩子建立规则的家长。

让孩子理解别人的感受,是否有助于他们理解和遵守规则?

王腊梅:有理论认为,儿童的共情是他们学习道德或者规则的核心。共情是指一个人体验他人情绪的能力。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用对方的感受让孩子理解规则。比如为什么不能打人,是因为对方会痛会伤心;为什么不能在地铁里大声喧哗,是因为别人很累需要安静休息或者思考。

有研究者发现:1岁之前的婴儿,是普遍共情阶段,不能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要,看到其他婴儿跌倒受伤,自己会哭。1岁到2岁的幼儿,会因为他人的痛苦而自己感到不愉快,但无法将这种情感认识转化为有效的关心或者帮助行为。3岁以后,儿童能意识到别人的观点和感受跟自己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心智都是独特的,别人对于同一情境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因此,此时的孩子会对他人的痛苦做出更恰当的反应。10到12岁,儿童对不幸的人们——穷人、残疾人、流浪汉等,会发展出一种新的共情取向。这种新建立的敏感性可能会使个人的思想产生人道主义倾向,比如认为不幸的人需要帮助。

既然儿童有比较强的共情能力,家长在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等亲社会行为时,就应注重为孩子提供学习他人观点和情感的机会。比如,给孩子讲故事时,如果父母能多注重讲述故事中人物的想法和内心的各种感受,孩子在理解别人观点和情感的水平就会明显提高。

如何促使儿童遵守规则?鼓励和惩罚的方式会有什么不同?

王腊梅: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比惩罚更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和遵守规则。家长应明确告诉孩子哪些是大人所期望的行为,解释原因,并反复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惩罚有时没有效果,因为孩子可能还并不明白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其中最重要的学习就是观察和模仿,因此父母和老师都应主动遵守规则,这样才能不断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