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妹背着孩子来上课。(资料图片)
编者按
“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对妇女干部和妇女群众开展教育培训,一直都是我党妇女工作的重点列项。
本版选登了两篇有关妇女培训的文章。
一篇具有时代前沿性。探讨了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认识在线教育的发展对传统教育培训模式的冲击和带来的机遇。并针对北京市妇女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探索符合时代发展和北京市妇女特点的教育培训模式。
一篇则来自最基层。作者以重庆市潼南县为例,深入调查了农村留守妇女教育与培训现状,分析教育与培训对农村留守妇女产生的影响及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针对问题一一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望两篇针对不同妇女群体,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研究妇女培训的文章,能抛砖引玉,为相关妇女工作者带来启发。
□ 李亚敏 龚超
“互联网+”成为了目前最为流行的词汇和最有效率的产业业态;“互联网+”行动计划提供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技术和智力支撑,促进了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和教育理念的转变。
如何认识“互联网+”环境下,在线教育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和带来的机遇,如何探索妇女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模式,以培养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妇女干部,为首都妇女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①在线教育带来的改变
1.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显著增加。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在线教育平台。包括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以及各门户网站纷纷加入在线教育的行列。目前,大家比较熟知的有腾讯精品课、百度在线、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阿里巴巴的淘宝同学等在线教育平台,尤其是慕课的推出,使大家能够获取全球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除此之外,各类支持在线教育的软件应用系统如YY语音、喜马拉雅等,各类APP如跟谁学等等层出不穷。在线教育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广大妇女干部获取资源的渠道大大增加,对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2.培训学习的方式极大变革。信息化的发展使人的个性多样化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得到了彰显。以前妇女干部教育培训大多专注于各级各类班次的短期集中培训,尽管开展了一些现场教学、实地考察的内容,但基本模式仍然为固定的课堂培训模式。在线教育兴起,通过电脑、手机等各种工具,使随时随地进行网络化、碎片化培训学习成为可能,培训学习的自由度大大提升。
3.培训者与受培训者的角色地位有所改变。信息化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培训,改变了“你培训什么我学习什么”的局面,而是强调我想学什么,你来提供什么。尤其是直播课程、慕课等教学方式的出现,加强了培训者与受培训者之间的互动,受训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加强,培训者和受训者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给培训组织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②在线教育为教育培训带来的机遇
1.为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提供了机遇。在线教育的发展打破了培训场地和规模的限制,有利于更好地盘活各种教育资源,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为妇女干部教育培训,提供更好的培训服务。
2.为教育培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选择。“互联网+”带来的教育理念的新变化和新的产业业态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理论和实践要求,教育培训的多样需求进一步增加;同时信息化的发展包括移动通讯和网络的普及为开展教育培训线上和线下的协同发展以及培训渠道和方式的多种选择提供了条件。
3.时代发展及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及政策的出台为教育培训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新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意见》对创新群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培训提出了新要求。国家领导人在国际大会上也如此谈道:“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以及北京的城市定位都对妇女干部的教育培训提出了新要求,妇女干部的教育培训也迎来了新机遇。
③北京市妇女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特色及不足
北京市妇女干部教育培训分为市、区、街(乡)、社区(村)四级培训系统,采取分级培训、分级管理,一级抓一级、一级培训一级。(本文阐述的主要是市妇联组织部负责、妇干校承担的妇女干部教育培训。)北京市妇女干部的培训形成了机制化、多方联动的局面,在体制和机制的设计上比较完备,且培训教育有章可依。目前北京市妇联严格按照《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2014——2018年全国妇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2014——2018年北京市妇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及《北京市妇女儿童“十二五规划”》中有关教育的条款,设计培训内容和培训课程。
在教育培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特色:将向基层倾斜与为高端服务相结合。向基层倾斜主要体现在:一是妇女干部培训以“妇女之家”负责人培训为抓手,每年固定开展6~8期,以此带动基层妇女干部的培训。二是开展“送培训 下基层”活动。针对区县妇联需要,每年开展若干次送培训下基层活动。为高端服务主要体现在面对高知和高科技女性人才的培训,如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举办的“创业之美——女性创业沙龙”、蒲公英女性领导力公益计划训练营以及涉及国际交流交往的公共外交等方面的培训。
将教育培训与活动践行相结合。如与北京大学书同学院合作开展的《家庭公约》家庭教育培训和“最美家庭”创建等活动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结合。
将品牌创建与日常培训相结合。初步形成了“女性 家庭 社会”大讲堂、“新蕊计划大讲堂”等品牌,创建了多个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实践基地。同时也针对新农村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中高级女经纪人培训班、巾帼合作社带头人、巾帼科技特派员、女创业能手、女企业家、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多种形式的常规专业技能培训。
也存在一些不足。存在多个部门开展培训,培训资源不能有效整合的问题,造成一些重复培训、受训不均的情况;受师资和场地限制,培训覆盖面不足,远不能满足广大妇女的现实需求;培训形式不够丰富,尤其现场教学、实地教学、交流培训的班次还比较少。
④北京市妇女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新探索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模式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模式——O2O(Online to Offline)。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
为使教育培训更加规范化、有效化,促进教育培训线上和线下的结合,使在线教育培训成为传统教育培训的有机补充,北京市妇联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是建立了“网上妇女之家”。二是首都女性终身教育平台将进行开放运行。首都女性终身教育平台围绕女性与健康、女性与家庭、女性与情感、女性与文化、女性与发展、女性与权益等六个方面,开发了220门,三类课程,其中通过动画微课程10门、视频微课程160门、流媒体课程50门等三类课程。三是正在筹建北京市妇女干部教育培训网(平台)。一方面试图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为广大妇女干部提供更加优质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开通微博微信或者APP等为广大妇女干部提供更加便捷的培训学习方式。
对教育培训的新探索主要体现在北京市妇女干部教育培训网(平台)建设的五个方面:
一是搭建一个平台。聚合妇女发展研究机构的优质研究资源,聚合党校、行政学院、社会科学院和在京高校的优质师资课程资源,聚合北京市妇联系统内部的优质工作资源,聚合首都一线优秀女性的优质实践资源为妇联系统干部及妇女工作者教育培训和能力提升搭建资源整合和共享的平台。
二是建设一个数据库。包括课程、师资、学员、教学管理等信息的数据库。依据数据资源提供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务实的教育培训内容。
三是开通一个调研窗口。开展需求调研,对学员知识体系、课程需求、工作中的热点难点进行线上和线下的调研,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为不断完善订单式和菜单式培训提供依据;同时,随时总结回馈学员问题,实现互动,力促在线学习效果最优化。
四是创建一个理论与实践对接的基地。逐步将基层“示范妇女之家”“巧娘工作室”双学双比基地等“妇”字号品牌打造成为妇联系统教学实践基地,同时为从事妇女研究的专家学者、妇联系统干部和专兼职妇女工作者搭建对接交流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网络平台上集中展示现场教学及研讨交流的视频。
五是建立一个网上交流展示中心。集中展示包括北京妇干教育培训在内的省市妇干教育培训模式、经验和成果,以互相借鉴、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同时以在线交流展示促进线下的交流合作,促进北京市妇女教育培训线上和线下的共同发展。
通过北京市妇女干部教育培训网(平台)的“五个一”建设,促进线上与线下教育培训的协调发展,并依据新颁布的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及“十三五”期间的《妇女发展纲要》,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妇女工作基本理论和业务、女性领导力、家庭教育等具有妇干特色的培训教育课程体系。力争能够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机构提供妇女工作专题理论及群团建设方面的特色课程。最终为首都提供符合时代发展,服务妇女事业的优秀妇女人才。
【李亚敏,系北京市妇女干部学校教师、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博士;龚超,系北京市妇女干部学校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